温絮观察对手,估算他们的胜率。
1号是一对父子,儿子已经读大学。
大学生对于这类活动,肯定有把握。
2号是一对闺蜜,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同1号的儿子是一个道理。
看来也很厉害。
4号是和他们一样是一对夫妻,但是她记得这个同事的老公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她看了一眼,丈夫人高马大,运动服都快包裹不住的结实肌肉,看来有望拿第一。
5号也是一对夫妻,加起来的年龄起码有上百岁,两人正在讨论枪怎么用。
估算一下,温絮觉得唯一有机会超越的就是5号了。
不垫底,应该是个不错的结果。
赵立发安排好赛前工作,走到临时搭建好的小台子,拿过一旁的枪,和大家介绍如何使用。
“我们提供了十个弹匣,每匣5发子弹,每次射击完需要自行更换,更换的按钮在扣环的下方,要注意不要按错。”赵立发特地申请来做这个项目的裁判,因为热爱各类枪,但是来到赛场看到报名的人,他还有点小失望。
比赛,看来不会太精彩。
听完要求,大家都有点丧气,一分钟打靶子就算了,还要自己换弹匣,不是耽误时间嘛。
几组立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战术。
温絮听到2号闺蜜组说保证命中率,减少失误率,她觉得确实是。
隔壁4号夫妻的战略是,妻子保证命中率,丈夫择负责速度中靶。
这个也有理,合理分工,效率最大化。
“我们呢?”温絮问身旁的男子。
陈青玙正在熟悉枪的构造,反应过来迷茫的‘啊’了声。
温絮:“我们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