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应声,萧惋便自行回府。
回到府上,见温顾在家,萧惋问:“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今日没什么事,下了朝就回来了,太子怎么样?”
“没看见人,和太子妃说了会儿话。”萧惋喝了口茶水,“太子妃既要照顾太子,又要照顾小皇孙,人憔悴了不少,我听宫女说,太子咳血了,可见太子这病来势汹汹,很是严重。”
温顾见萧惋喝水喝得急,又给她倒了一杯,“皇上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北羌十座城池,心情大好,最近日日笙歌,早朝时精神不济,太子劝不住父亲收心,便一人把国事都担了下来,累坏了身子。”
当今皇上空有抱负,却无足够的才能和毅力,又沉迷享乐听不进劝,太子和一些忠心的大臣们对此很是头疼。
“那可有人进谏?”萧惋问,接着将茶水喝得一干二净。
“丞相倒是说了两次,但是皇上依旧如此。”
“那你可有进谏?”
温顾瞧了一眼萧惋,手指尖轻轻敲了两下桌面,“没有。”
“皇上不顾国事,你身为臣子,理应劝谏皇上励精图治,为何冷眼旁观?”萧惋简单地认为,皇上有没做好的地方,臣子就该指出,若是文武百官就这么看着皇上整日声色犬马,那国家怎么办?
温顾啧了一声,“夫人这是在教我为官之道?”
“我说的不对吗?”萧惋看着温顾,眼里满是真诚。
温顾和萧惋对视片刻,忽然一笑,“好歹也是在宫里长大的,太后怎么把你养成这么个天真的性子?”
“……”
萧惋在宫里时,未经太后允许,从不敢私自离开仁寿宫,每日的生活就是学习琴棋书画等功课,表现好了,偶尔能被允许出去找几个公主玩儿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