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不论何时,只要累了,背后永远有座山可以依靠,叫他安心。
最终时迁还是决定留在县里。
旁的可以不管,亲妹妹成亲他总得在。
再说,府学教学资源固然好,县里也不是没人考上,最多,他再比旁人更努力一些,多付出一些。
从前,他想努力都没机会,身体不支持,如今,他最不怕的就是努力了!
自打时迁定下了去县学,锦欢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府城对比,锦欢觉得时迁在县学好歹能一个月回来一次挺容易接受!
***
至元宵,时迁的假期就结束了。
离家头一天晚上,锦欢给他收拾包裹,时迁就在旁边陪着,偶尔搭把手,听媳妇一句一句念叨,也不觉烦。
灶屋里,时母也没闲着,手握着刀一阵“噔噔噔”,葱姜蒜切末,胡萝卜插丝切碎,打上几个鸡蛋,再加上葱花、调料搅匀,而后扣入面粉,少些水。
时父蹲在灶膛里前,听着时母指挥,往锅洞里填草,小火热锅。
瞧着差不多了,时母往锅内倒油,撒几颗花椒,等花椒浮上,油温正合适,时母拿出勺子挤出大小均匀的丸子,放入热油锅中。
一勺一个,特别利索。
很快,屋里屋外便飘起了香味,香得叫人不住吞咽口水。
时迁知道娘又在给自己炸丸子了,忙碌的爹娘媳妇,叫他一颗心胀满了温情,动力满满。
时母可不知道她儿子又感性起来,她这会儿眼睛紧盯着锅里,不时大着嗓子指挥时父控火强弱,生怕把丸子炸胡了。
等瞧着丸子成了焦黄色,时母快速用漏勺捞出,沥油,香喷喷的萝卜炸丸子就做好了。
之后,时母又照样炸了些猪肉馅的丸子。
趁着刚炸出来,酥脆,一家都吃了几个,剩下的时母给打包好,给时迁带回学堂吃。
第二天,时父赶着牛车晃悠悠地送时迁出门。
再次庆幸还好家里买了牛,否则这大清早寒风凛冽的,人得多受罪。
时母和锦欢目送时迁走远,直等看不见人影了方往回走。
时母回想之前,儿子中秀才时候家里是挺风光,哪怕如今也一样,她和老头子出门碰着人,甭管熟不熟的都会停下跟他们打招呼。
从前可没有这么多人给他们面子。
但是,等儿子天不亮爬起来,冒着寒风打着哈欠背着包袱离家,她瞧着时,心里也是真难受。
当娘的如此,锦欢不更心疼。
所以说,没啥事是容易的,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真就是这样了!
***
时迁去了县学,赵氏过年后就没再把铁牛送过来了,家里婆媳两便又清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