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等两个嫂子追到大门外,就见时夏指着她脸上的伤口叫大家伙评理呢!

乡下地方就是这样,有一点儿动静,左邻右舍的都能听见,赶着上来瞧热闹。

时夏抱着两块绸缎,在大家跟前诉苦,说嫂子多坏,昧下她娘给她的东西,她亲自上门来要,嫂子非但不给还打她……

人家看赵氏跟孙氏两个眼神就不对了,一个个的仿佛跟正义使者似的,逮着两人开始一通数落。

这个说当人嫂子要有嫂子的样,出门的姑子那就是客,可不兴这么欺负人的。

那个说抢人东西可不对,眼皮子不能太浅,丢你家爹娘的脸。

……

把个赵氏跟孙氏给臊的,恶狠狠地瞪着小姑子,又不敢出声。

将两嫂子面皮全给揭了开来往地下踩,时夏在人群中那叫一个趾高气扬。

可回了婆家,刚进屋她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后悔了,当初没在娘家跟她三嫂子处好关系,婚后她可算是知道婆媳关系了,那大概真是前世的仇家,有空没空就想搅合她日子。

偏她爹娘跟三哥去京城了,留下的娘家哥嫂屁用不顶,她多少还是受了委屈的。

要这样她还没这么难受,叫她心里过不去的是,她三嫂给她娘家那边据说分了两匹宫缎。

可她作为她娘的亲闺女,却只有一匹。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在她娘的心里肯定是没三嫂重了。

时夏心酸不已。

却也明白,人心都是相处出来的。

到底她出嫁了,不能经常陪在她娘身边,而她嫂子却在跟前照顾着,只怕她嫂子如今在她娘跟前比她讨喜多了,往后情分比她这个闺女肯定要越来越好的。

要是当初她能跟三嫂好好相处,哪怕两家相隔距离再远,那肯定还有情分牵系,她自己就不说了,她的孩子以后肯定能沾他舅舅的光。

而不是现在这样,心里空落落的,除了她娘给她点东西,余外只言片语都无。

时夏哭得眼睛都有些肿了,就没出去。

外头她婆婆可还等着见一见、摸一摸皇上赏的缎子呢,见儿媳妇一直不出来,她干脆直接进门去,问时夏娘家那边怎么样?

亲家可是有什么交代?

时夏她婆婆一边问,眼睛一边在屋里四处瞥,找东西呢!

时夏擦了擦眼睛,对婆婆来意心知肚明,赶紧将缎子拿出来给婆婆看看,又说她娘很关心她,她两个兄嫂家里都没有,独她有。

极力表现她爹娘对她的重视。

时夏婆婆听了就很满意,频频点头。

儿媳妇爹娘重视好啊,她爹娘跟有出息的三房在一起住,她爹娘越重视她,她们家这门亲戚才越牢靠,将来她孙子也能借个助力。

时夏见婆婆摸着缎子不松手,忍着心疼,还是将从二嫂屋里搜出来的那一小半的缎子给了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