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一切所处,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弟子受教了。只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若所求皆为虚妄,尤未可得......”
圆空对上楚更的眼神,从他的眼里看见了星辰大海,雄心壮志,却看不见半分犹豫不决。他走到书案前,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忍”字。十年前,他要楚更忍,十年之后,他仍在临别之时,将这个字赠予他。
“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至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作者有话要说:楚更(一声)还是楚更(四声)?
读者想要叫他什么就是什么吧
楚更与方丈关于佛法的对话,引用了诸多佛经中的典故,不再逐一标注。
☆、清明
将莹莹接到秦府来,是婉婉最近做成的一件顶顶重要的事。
名义上两人虽是主仆,但是每日歪在自己的小院中,又能像儿时那样同床而眠、同桌而食,两人不分彼此,情同姐妹,婉婉的心情也越发好了。
美中不足的是,最近,秦端之专程请了先生,隔日就来给婉婉讲经授课,一顿恶补,觉得短短几日就要把这一辈子没读过的书都要补回来似的。那些东西对于婉婉来说犹如天书,她每每听得昏昏欲睡,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两个时辰。
因为在千秋节上的大作,她可算是在名门闺秀之中一举成名,连带着一向木讷寡言的秦端之都突然在皇帝那找到了存在感。某天散了朝会,陛下亲自点了秦端之的名,竟然是命他给婉婉请几个好师傅。秦端之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会是以这种方式被今上钦点。
终于结束了白天的功课,夜深人静时,莹莹和婉婉在房间里一边聊着天,一边像儿时那样,用茅草编织一些小物件。只见昏黄的灯光下两人双手翻飞,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鲈鱼便跃然而出了。
“婉婉,你说去大相国寺上香,当真可以见到太子殿下?”许莹莹这些日子以来,也听婉婉说了不少在大相国寺那段时间的事,她在心里有了一个太子的模样。
“也不是每次都能见到。再说,明日我们去进香,也不是去找他的。”明日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日子。家乡远在千里之外,她们便只好去大相国寺烧上一炷香,聊表心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尽管她们一大早就出了门,可是今日来大相国寺的人太多了。
两个女孩找了个人少的地方歇脚,正寻摸着等人少些了再进去,突然见到同站在阴凉处的一个小哥,面容清秀,慈眉善目,着一身十分素雅的长袍,正不声不响、略带微笑地打量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