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幼时长在王府,父王的侧妃与侍妾众多,庶弟庶妹亦是颇多,但饶是如此,孤寂自幼深入骨髓。

温舒宜觉得后背太烫,并不是很享受被独宠一身的滋味……

这一晚,帝王说了一箩筐的情话,温舒宜到了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下。

****

次日朝会,大臣们再度上书,恳请皇上广纳后宫,毕竟最得宠的淑妃有孕了,后宫如今仅剩下五名嫔妃。

仅仅五人,如何能侍.奉得好皇上?

要知道,寻常达官贵人的后宅,都不止五人呢。

如今京城大臣家中,有不少适婚未嫁的小娘子,都在苦苦盼着选秀,若是皇上迟迟不充盈后宫,这些贵女迟早要许配人家的,能等待的时间太短,最多耗个两、三载也该嫁人了。

可即便是高嫁,又岂能与嫁入天家相比。

今日上书建议皇上扩充后宫的大臣之中,近一小半家中皆有适龄小娘子。

“皇上!皇嗣乃国之重事啊,还望皇上以大局为重,广纳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一位三朝元老的大臣,言辞恳切,句句真诚。

随即,数名大臣跟随附和。

褚彦扫了一圈搁置在龙案上的奏疏,神情寡淡,似乎对妙龄少女根本不感兴趣。

一想到此前每月初一十五还要勉为其难宠.幸后宫,草草了事,忍耐至极……真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他既是帝王,为何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雨露均沾,并非是一桩易事。

人生苦短,还是随心所欲一些,尽量畅快一些吧。

床.笫.之间更是不能敷衍了事!务必要认真对待!

若是还像此前那样委屈了自己,他这个皇帝也未免当的太憋屈。

褚彦为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借口,“今年是甲子年,虽说大周至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但身为一国之君,朕不能大意。朕打算今年茹素礼佛一载,纳妃一事,众卿不得再提。”

众大臣,“……”

每逢甲子,必有大患,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史书上皆有记载。

有帝王率先起头,有些大臣也只能暗暗搓搓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皇上今年都“吃素”了,他们还怎么开荤?

朝会散去,不少大臣总觉得今日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三月暖春,百花齐放。

温舒宜难得走出轩彩阁,要知道,轩彩阁的景致半点不输御花园。

加之,她本来就不喜与后宫嫔妃们有任何交集,入宫这大半年以来,鲜少会出现在御花园。

当温舒宜领着宫婢们缓缓从夹道上走来时,在园中赏花的几位嫔妃纷纷僵住。

温舒宜眼下有孕在身,对她们而言,此刻的温舒宜就宛若是易碎的美丽琉璃,谁也不敢靠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