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阁青瓦红墙,古朴肃穆,是个三层楼的漂亮楼阁。远远望去,十分惹人注目。

门口处高悬着山长安和先生亲自题写的“文津阁”三字匾额,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底层的左右两侧还有雕梁画栋的抄手游廊。

这“文津阁”的名字中带“水”,意在“以水克火”。

而且根据《易经》中“天生一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文津阁最上层为一大间屋子,此是意为“天一”;而底层则分为六间房间,意为“地六”,也是意在“以水克火”。

文津阁前有一清澈的水池,唤做“日月池”。

水池是不规则的形状,看似随意建造,实则顺应了地势的高低变化,巧妙地在水池周围点缀了亭榭、曲廊、假山、叠石等装饰物,亭榭曲廊之间有小桥互相贯通,真真是玲珑奇巧,清秀雅致。

阁前就有水池,如果遭遇意外的火灾,便能引水灭火。

苏晏觉得这文津阁的设计者还真是有很不错的消防意识,从名字、结构到周边景致,都极其注意防备火灾。

不过也是,在现代灭火都是件麻烦的事情,而藏书阁若是真起火了,这千万宝贵书籍毁于一旦,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嘿,你们看那!”谢临风有些兴奋地指着水池中的某一处,又怕吵到文津阁内的学子,他刻意压低了声音。

苏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清澈的水池中倒映着一轮弯月,有清风拂过水面,这小小的白色月亮还随波悠悠晃动着。

?!

这就奇了怪了。

周允文也忍不住抬头望了望天空,秋高气爽,旭日当空。

“在那!是那假山上的缝隙。”宋子修慧眼如炬,道破了这玄机,他同样也压低了嗓音。

那一轮弯月附近的假山上特地弄出了一个半月形的缝隙,在日光的照射下,便在水中倒映出一轮弯月。

设计这假山的可真是个妙人呐!

苏晏仔细一瞧,那假山上还有四个淡淡的字迹——“日月同辉”。

也是,白天见此景象,天空中高挂着旭日,池水中倒映着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同辉”的奇观了。

怪不得这水池叫“日月池”。

欣赏完周边的景致后,他们步入文津阁内。

文津阁门口处有一个穿着书院仆役统一素色直裰的小童。

见他们走进来,小童一眼就看出他们是刚入学的、还未来过文津阁的新生。

他指了指旁边的一块木牌,那木牌上面写着文津阁的规矩:

【违者一月内禁止入内:】

【一、保持安静,切勿喧哗。】

【二、借书、还书于门口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