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雨过天青云**(5000字)

“李佬绝对优势战胜罗佬,领先一千万票!!太牛了。”

“这样一来,苏爹压力就大了。”

“不愧是李佬,八段完全不同的旋律,直接让我跪了!!这是我不付费就能免费听的吗?”

“我有些担心苏爹这次赢不了李佬了。”

“我也是。”

“苏爹加油啊。”

不少粉丝都为俗称感到担忧。

梧桐等人听罢,对《伯牙绝弦》也是赞不绝口。

尤其是曲子和编曲部分。

八段完全不同的旋律,让人直呼“豪华”!

没错!

就是豪华!

一般的词曲人,一般的歌曲作品,一段优美的旋律恨不得在作品里多重复几次。

而李宗胜这次!

每段旋律只有一次!

不管多么优秀!

我只重复一次!

用这样的方式,李宗胜似乎在证明自己的作曲能力有多强!

每一段旋律单独拎出来,就可以写成单独的一首歌。

但他偏不。

把八段旋律完美融合在一起。

简直就是南孚电池的“一节更比八节强”。

因此大家都把《伯牙绝弦》这首歌称作“豪华套餐”。

说实话苏晨听完后也有些懵。

当真是大招啊!!

你这可以出一张专辑的量只写了一首歌,简直就是……奢侈!

比起大家说的豪华,苏晨觉得“奢侈”更加合适。

而在地球。

奢侈这两个字是用来形容周董的。

周董就喜欢这么干,比如他的《晴天》,前奏王炸吧?但这么王炸的前奏旋律!在整首歌就在前奏出现了一次。

不仅如此,周董作品的奢侈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奢侈的节奏、奢侈的旋律、奢侈的和声、奢侈的编曲。

《伯牙绝琴》有八段旋律,而周董的《乱舞春秋》有九段旋律,嗯,要是比豪华,周董还是更豪华一点……

ababb的歌曲结构完全无法限制住周董。

周董都这么玩:aaabcab……

例子就不多举了,去听听《反向的钟》就能很明显感觉出来。不是通常的ababb结构的作品可以比拟的。

苏晨听完《伯牙绝琴》心情稍微有些忐忑。

他真想反手来一首《乱舞春秋》。

不过他知道这首打不过。

很快苏晨就被李卿请上了舞台。

“李佬和罗佬表现如此优秀,有没有压力?”李卿问苏晨。

“当然有。”苏晨淡定说道,“李佬和罗佬都是前辈级词曲人,我只是个小萌新,瑟瑟发抖。”

听到苏晨自称小萌新,李宗胜连道:“别……苏晨啊,你可别把我们抬那么高位置。不然待会儿我们这些所谓的前辈被萌新打败,会很丢脸的。”

罗群也跟着调侃:“少装嫩,卖萌没用。不吃这一套。”

林西、黄文山等人嘴角抽搐。

“他要是萌新,我们算什么?”黄文山表示怀疑人生。

网友们也炸了。

“哈哈哈,苏萌新上线。”

“一般大佬都喜欢自称萌新。”

“苏爹要开始演了。”

“苏爹:先说断后不乱!我赢了我光荣!我输了,抱歉,我是萌新。”

“啧啧啧,这就给自己找退路了啊。”

“我怎么觉得是扮猪吃老虎?”

“苏爹的标准套路!”

“舒婉:我老公不太会唱歌。”

“哈哈哈,名场面预订。”

“苏爹:我是萌新,我不太会写歌。”

“众词曲人:我丢雷个老母鸡啊!”

苏晨自称萌新瞬间就让现场和直播间的气氛轻松欢快起来。

本来比赛到了这时候气氛是稍显凝重的。

结果他这一“卖萌”,大家一时间都忘了这是国风大典巅峰决战时刻了。

李卿也很幽默,接着苏晨的梗道:“苏晨老师的确还很年轻。”

“对吧。”苏晨和煦笑起来。

“那接下来您将呈现一首怎样的作品?”李卿好奇问道。

“《青花瓷》”苏晨也没卖关子,直接报出歌名。

听到青花瓷李宗胜、罗群等人眉头都微微一皱,因为从歌名他们已经猜到了这首歌要描绘的主体。

青花瓷!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在明朝永乐和宣德年间,青花瓷发展到巅峰,成为主流瓷器。

提到华夏!

瓷器、茶叶等等永远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不仅在华夏本土拥有着极其灿烂的瓷器文化,甚至还通过丝绸之路等等途径流通到海外。

瓷器已经成为华夏文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品。

苏晨这样的选题瞬间就让人眼睛一亮。

“青花瓷!!我怎么没往这个方面想过?”罗群很是惊讶,“我有种不好的预感啊。”

要说选材的新颖性。

苏晨称第二。

没人敢称第一!

李宗胜也惊叹不已,“这小子还说自己萌新!!臭小子!坏得很!”

观众们听到歌名弹幕也多起来。

“青花瓷!听到这三个字我就觉得美。”

“可能是瓷器自带加成吧,就感觉很有文化底蕴的样子。”

“我也这么觉得。”

“好期待啊。”

终于大家再次紧张起来。

屏住呼吸。

这首歌苏晨没有找传唱人,因为从一开始他都打算自己演绎。

因为他自己就非常喜欢这首歌!

有机会当然要自己唱了。

而苏晨自己演绎,也再次将观众们的胃口吊到了巅峰。

“苏爹竟然自己唱?”

“双重惊喜啊!”

“两倍buff”

“双倍快乐!”

李宗胜、罗群显然也没想到苏晨竟然要自己唱这首歌。

一下子脸色都沉了下来。

他们都很清楚!

这个被老婆推说不太会唱歌的家伙,实则就是个行走的cd!

连《死了都要爱》都能唱的人,其演唱水准,不用说吧。

压力骤增。

而就在众人议论之时,忽然一阵动听的古筝响起,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青花瓷,缓慢转动着。

舞台灯光氤氲。

优美的古筝。

绝妙的前奏。

瞬间抓住了听者的耳朵。

周董许多作品都是“前奏杀”,《青花瓷》前奏也是相当勾人。

旋律一起,

顿时那种独特的东方意境便不自觉在听众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