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这次不来,下次再聚。”对于侯沧海来说,陈华不来还会轻松一些。毕竟同时面对两个有着肌肤之亲的女人,有心理负担和道德压力,很难放开。

纸条上写着谭军的基本情况,比如是那里人,家里基本情况和主要经历。此时,侯沧海才知道谭军做过牢。但是,这份简历还不够,有很多深层次的细节没有挖到。

侯沧海很想让孟辉帮助挖一挖老谭,犹豫良久,始终没有开口。他当前身份是商人,商人重利,这点无可否认。老谭和邓哥正在股市布大局,这个大局可以为侯沧海所用。侯沧海可以借此吃得满嘴油,还可以借用此事打击邓哥背后的乌天翔。

只是如何打击,他始终没有想得太透彻。

两天后,汪海公司送过来江州阳州实业公司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一篇新闻稿引起了侯沧海兴趣,新闻稿主要内容是:走出乡村的企业家回报乡村,捐资修建村小。

这篇新闻稿来自江州下面的县级报纸,除了县里官员外,基本没有人阅读。这篇不起眼的新闻被汪海公司收集到,作为相关资料的一篇。

侯沧海将这篇新闻稿读了好几遍,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发现老谭这个丁老熊的军师具有人生的多面性。

第439章 和平年代的大灾

四次务虚会主要谈企业内控问题。

沧海集团发展到现在,对于核心骨干来说,企业和他们的人生融为一体,至少在现阶段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大力加强内部管理成为所有核心骨干共识。

上午务虚会议结束,中午在食堂聚餐,参会人员有说有笑,气氛和谐轻松。午餐即将结束之时,侯沧海道:“两点钟继续开会,大家要准时。”

五月江州,气候宜人,温暖阳光不算刺人,让人感到暖洋洋的。树荫下,山风吹来,会让人的皮肤感觉凉爽。

吃过午饭后,立刻睡午觉会让人长胖,感觉也不舒服。侯沧海和张小兰便沿着山坡散步,从食堂出发,沿着香樟树小道走到山顶,再从保健液车间后面绕回小楼,步行约有半个小时,正适合在五月中午散步。

来到山顶后,茶室老板热情邀请董事长夫妻喝茶。

婉言谢过之后,侯沧海和张小兰登上江州面条厂的最高峰。为了打造天上的街灯项目,以前略显荒芜的最高峰经过改造,增加了一个名为风雨亭的中式亭子,可以遮挡风雨,又不影响景观。中式亭子这类建筑存在时间很久,成为国人潜意识的文化符号,在山顶上建一个风雨亭,大家都能够接受,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风雨亭外有一块木质小坝,可以在上面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