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周刊》所谓的证据,是一些属于柳濡叔叔的手稿,除了大量的创作修改痕迹之外,上面标示了时间——这是个好习惯,但也留下了隐患。这些手稿上的时间,都比柳濡此前公布的写作时间要早!换而言之,这些稿子早于柳濡声称的创作时间,当然也就证明了稿子系由柳濡叔叔创作的。
“本刊记者持续追踪该事件长达数年,直到两个月前,意外得到这批手稿,通过技术鉴定手段,能够确定标示时间和正文处于同一时期。本刊也再度和柳濡方面确认了其创作《青灯》《一度寒山》的时间,最终确认,其叔父柳思国才是这两部作品的真正作者。”
完了!
林海文摇摇头,这时候再来辩解,再来改变之前说的创作时间,都不行了,漏洞太大补不上去的。
他们班上对这个柳濡,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的,那位143的妹子,桌子里就常备一本《青灯》,时不时翻两页,说是可以换脑子——看这种悲情小说换脑子,也是有点特别。
田佳贼眉鼠眼地看林海文,心里想着这位也是少年天才,也是被怀疑代笔……啧啧。
想到这一点的,并不止于一个田佳,和林海文打过交道的各方,这时候都不免想起来,要说《青灯》《一度寒山》这些,终究还只是几部青春小说,《明月几时有》《月下独酌》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古体诗词,格律精准,意象清晰,意蕴丰厚,措词昳丽——要说假,林海文那可比柳濡假的多了。
第0074章 华国文学的良心
柳濡还在沉默,他的出版社也在沉默,但火已经烧到了林海文的身上。
打头阵的依旧是《华南周刊》,这本刊物历经多年,总算是把柳濡给扳倒了,现在自然而然想要一鼓作气,把杂志的八卦事业推上更高峰。与此同时,苏东的王成富也迎来自己水军生涯的最高峰。
现在他万分庆幸,当时自己没有轻言放弃一个水军的坚守,而是搜集了多方面的资料。
各方专家对林海文三首诗词的专业分析。
罗列林海文发布在《临川晚报》上的情感类文章的名称,诸如《新婚之夜……》这一些。
甚至还有林海文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尤其标注了语文单科成绩,截止到高二最后一次期末考,也就是他98名那一次。
此外,天赋异禀的王成富,还挖到了临川一中七班和一班学生,在微博上的吐槽,这群被林海文摧残过的学生,对他简直恨得不行不行的,说话也叫一个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