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页

这一次,大都会的策展人赫斯特,跟拖尼特一样,也是从小黄的那张专辑看到的端倪——只能说这世界上眼尖的人真的不少。而且小黄这张专辑在欧洲还算温和的话,在老美就相当火爆了。

老美其实挺追求这一类新奇的东西。

什么《狐狸叫》,再比如那种《江南style》,都在老美很火——这个市场没有华国人想象的那么沉稳,似乎一定是对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投入,对噱头、搞怪一律不过敏,尤其电影,有些舆论里头,好像华国的观众最喜欢支持烂片,而老美就只给好片子贡献票房。

没那事儿。

搞笑呢。

垃圾片子在老美受追捧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比如暮色啊……只是总体上人家的水准就高,烂片的标准不一样而已。

小黄的《鸟鸣》,里头的民谣究竟老美人能不能欣赏,林海文不清楚,但对于一只鹦鹉出专辑这么酷的事情,老美是非常追捧的,在油管、facebook上,也都是因为他们的追捧才火起来的,加之林海文本身在老美也是名声卓著,强强联合。

这么一火呢,自然关注的人就多。

赫斯特就是这个时候注意到的那张封底的小黄,他没有拖尼特这么牛逼的眼光,但他很有行动力,意识到这幅画有些特别之处,然后又考虑说林海文的风格正在快速形成,他就直接飞到京城,参观了林海文的画室,然后兴奋的秘密走人了。

一位新的古典主义巨匠的诞生!

赫斯特兴奋的几乎要发抖。

别看老美一力捧出波洛克这种抽象大师,但他们对于古典主义,对于欧洲文明的追捧那不是说着玩儿的,这个国家缺乏自己的文化根基,所以喜欢把欧洲人的文明当成自己的——譬如法语,老美就经常有人认为,会说法语的人是高人一筹。再比如绘画收藏,在老美收藏家的排行榜,绝大部分都收藏古典主义作品,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时间长,古董嘛,另一方面跟美国人对欧洲文化的追逐是分不开的。

老美的名人说自己来自于欧洲哪里哪里,不会觉得会至上主义者难过,可要是来自亚洲,甚至非洲,你就只能赚点少数族裔zz正确的选票了。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就是这个鸟样了。

所以赫斯特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林海文能够在大都会第一次展示他的作品,并且确认他的古典主义巨匠地位,对于大都会,对于纽约,对他赫斯特,都将是一个美妙而梦幻的事情。

而对于林海文来说,在哪里公布能引发更重要的影响力呢,当然也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