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页

等看到第四遍,祝海山仿佛已经成了边学道的朋友。

老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为重生者,读到第四遍时,别人眼里祝海山的一些不可理解的行为,边学道都能理解。祝海山壮年之后四处留情,是他特有的危机感和血脉观造成的。祝海山有从政的机会,但他选择了从商,说穿了是他对政治心存畏惧。祝海山2001年上山出家,因为那时他还没发现边学道,已经70岁的他,先知即将到期,为了祝家长远着想,他离开祝家,放手让子孙掌舵,让祝家人适应没有他的局面,锻炼子孙的能力,观察子孙的品性禀赋,并且依仗2001到2006这5年的先知,可以时刻纠错,控制损失,让祝家人在磕磕绊绊中成长。

至于祝海山为什么从不操办生日,从字里行间边学道分析出,祝海山前世不是祝海山,尽管做了几十年祝海山,并且对祝家子孙十分挂怀,但他和边学道不同,他做的不是他自己。这个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祝海山手稿最后一句话——“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对这句话,一百个人可以有一百种解读,但边学道坚信自己的解读是最准确的——祝海山不是重生,是穿越时空借尸还魂。

早上5点。

一夜没睡的边学道走出房间,步行十几分钟,走到一处没人的山崖边,看着眼前的朝阳山川、一天一地,酝酿了十几秒,忽然大喊一声:“哈喽……咸鸭蛋……你认识我吗?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拿着祝海山的手稿再次来到小屋,边学道主动捧起罐子,将沙子倒在桌子上,然后写道:回答我一个问题,我保证祝家站在历史的正确一方。

第十卷 百般红紫斗芳菲

第0518章 惊心之秘

边学道又在五台山住了四天。

跟祝海山谈交易只用了一天半,剩下两天半,是等祝海山的法律顾问团队带公证人员到五台山。

在五台山的最后几天,边学道和祝海山之间少了几分斤斤计较,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这期间,边学道了解到祝海山在全国各地建了近800家非盈利性质的养老院,同时接受了200多家民营养老院的加盟申请,为这200多家民营养老院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在一些优惠扶持政策难落地的情况下,祝海山开的这1000多家养老院,不是暴利,也不是微利,完全是在赔钱经营,赔的还不是小钱。

边学道明白,这是祝海山的菩萨道。

身为过来人的祝海山也在沙子上问了边学道,为什么在四山大兴土木,边学道在沙子上如实相告后,祝海山双手合十垂眼默默念咒,十几分钟后,才睁眼看边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