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3页

很有讲究的开场对话。

直呼翁永其名,说“坐”而不是“请坐”,把边学道的姿态表露无遗——无论你自视多高,无论有道的投资让你在外界多么受瞩目,在我面前你都还配不上一个“总”字。

这是标准的因人而异。

边学道不是傲慢无礼的性子,他第一次见开心网的程浩时,称呼程浩为“程总”,之所以到翁永这里不那么称呼了,因为记忆里的资料显示翁永是个个性极强的人,加上跟翁永打过交道的武思捷评价翁永“刚愎自傲”,所以边学道看人下菜碟儿,见面先来个下马威,先兵后礼。

入座后,侍者问边学道:“边先生,现在点餐吗?”

边学道拿起手巾说:“我在你们这儿留了两个套餐目录,按照b做吧!”

“好的。”

侍者离开后,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放下杯,边学道问翁永:“公司发展还顺利吗?”

翁永略显拘谨地说:“还可以,正按照预定步骤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啃。”

边学道又问:“按照目前的速度,第一代产品预计哪年能上市?”

这个问题让翁永有点卡壳,他两手交叉,分开,接着又交叉在一起,缓慢地说:“8、9月份吧,可能提前一点,也可能推后一点,现在我还说不准。”

边学道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我找你见面,就是想一起吃顿饭,交流一下想法,不要弄得那么紧张,跟考试似的。”

对面的翁永听了,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少像今天这样紧张。”

一句话,让边学道在心里给翁永贴上一个标签——算是个人物,但也就是个人物而已。

因为从心性上看,这个翁永不具备叱咤一方的特质,换言之,另一个时空里翁永取得的成功,极有可能是先人一步进入“蓝海”的战略性成功。

当然,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句“得天眷顾”就能一言概之的,不能因为战略正确占主因就忽视翁永的个人能力和才华,而且谁也保不准几年之后的翁永会不会迅速成长,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