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与人犯先后被灭口,引起圣怒。圣人赐武思月芙蓉牡丹令,命她尽快破案。

如今不但武思月,连圣人都不相信凶徒是冲永川郡主而来。真正目标,应是告密者。

武攸决对武思月在圣人面前当面顶撞高升心有隐忧。这个妹妹,一向不通人情世故,不懂顾全大局。此时纵有圣人庇佑,然圣人之心不可测,若有一日圣人不喜,武思月当如何在朝中自处?

见武思月得了圣人的芙蓉牡丹令要去大理寺提审高秉烛,武攸决让她派鲁执等人代她前去,免得惹高公更添一重怨怼。

奉御郎武攸决没想到,此一举,要了鲁执等人的命了。

大理寺录事陈阙,借补送公文之机,截杀鲁执三人后,目标直取被押送的嫌犯高秉烛。

百里延听了嘉乐郡主的话,对巽山公柳襄起了疑心。一边命人调查,一边婚事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两姓联姻,难免利益纠缠在一起。他巽山公就算是如嘉乐郡主所说,是为了利,那也无可厚非。但只看这利是什么,如何得到的。

他辛辛苦苦好容易升至工部尚书,让百里一族跻身神都名门之列,但大厦若倾,乃顷刻之间,何况他们无深厚根基的百里家?

他若在世,还可遮风挡雨;倘一日不在,百里家该当如何?二郎又该当如何?

柳家乃神都一等豪族,河洛名门,百年基业,树大根深,仍是百里延联姻、为二郎寻求庇护的不二人选。

此事,毫不意外地再次受到了百里弘毅的抵制。爷俩冲突再次升级。

高秉烛不相信自己的三刀会令人致死,那凶徒的死因背后,另有其人。

大理寺还有春秋道的人!

那凶徒一心求死,他的道友果然就送他上路了!

高秉烛“自首”,就是要引那“道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