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轮到明钰纠结了,阿炳在他眼中还是个孩子。当初他让阿炳去谢宜修那里也是遵循他自己的意愿,不得已而为之,也是想着小孩子去学本领,是件好事儿。
可如今谢宜修的提议却是要上战场,刀剑不长眼,那是会丢性命的,他怎么能放心让一个孩子去?
“红袍军中比他强的将军多的是,阿炳还小,怎么能领军上战场?”明钰摇摇头。
“带军自然不可能让他一人带,定然会安排领军之人。臣也是想着趁此机会放他出去成长历练一番,有哪个将军不是百战沙场才能有丰富经验。臣在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经历过无数场战争了,尸山血海滚过好几趟。”见明钰好奇的眼神看过来,谢宜修自知失言,遂住了嘴。
明钰很遗憾,第一次听到谢宜修说自己的事情呢。不过看他没打算继续说,明钰也不好追问。他也知道,现在大燕的军户制,都是子承父业,半大孩子上战场是常有的事儿。
只是自己过不了心里这一关罢了,他也知道,这次谢宜修是想给阿炳立功的机会。既然入了军伍,只有战功才能提现一个军人的价值。
如果因为自己阻了阿炳的路,耽误了他的前程,将来会不会受人埋怨?明钰很是纠结。
明钰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此事应该由阿炳自己做主,你回去后问问他,看他自己的意愿吧。不过我还是希望他能平安无恙才好。”
谢宜修点点头,阿炳是可造之材,必须打磨方能呈现光华,他如果成长起来,未来的造诣不会比自己差。
明钰到底还是心软,如果真怕人受伤流血,就不应该将他放进军营中啊。
明钰看了他一眼,复又看了好几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谢宜修看在眼里,最终抵不过他的眼神,“王爷可是想问臣以前之事?”
明钰连连点头,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谢宜修眼中有温柔闪过,语气中有些许无奈,“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从小便出生在军户家庭,所以很早就入了军伍,成日里除了与刀枪为伍,其他的便什么都不关心。我只知道打仗小仗不断,身边熟悉的人今日还在谈笑风生,说不定明天就没了。我亲眼见到父亲哥哥都死在战场上,在夷人的屠刀下尸首分离。于是,便立志杀敌报仇,到如今,也不知道有没有替他们报完仇。”
他说的很简单,明钰却听出来他心底的痛,战争自古以来都是残酷的。流血死亡就是将士们的归宿,没有人有怨言,因为身为军户,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明钰很心疼,他可以想象小小年纪的谢宜修是如何用稚嫩的双手提起比他还高的刀枪。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谢宜修在亲眼见到父兄惨死在夷人刀下,他该有多痛苦,多崩溃。更可以想象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今日不知明日又会如何的彷徨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