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炎对着朝堂之上眯了眯眼,没有说话。

“冤枉啊!皇上,草民冤枉啊——”赖生坐在轮椅上大声疾呼,之后便一脸沮丧的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群臣见此情景,纷纷开始小声议论。

“这赖生可不一般啊!当初那样卖主求荣的事,一般人哪里干的出来?”

“可是这赖生,除了早年背叛微生家那一桩黑历史,好像也没做过别的恶啊?”

“做没做恶谁能知道?谁还会把自己做的恶说出去不成?那岂不是成了真傻子吗?”

“可是,赖生也做过不少好事啊!荒年开粥棚,丰年勤上供,哦,他还在城外捐建了一座寺庙,听说香火还挺旺盛呢……”

“什么?捐建寺庙?那是他做贼心虚!没事的时候求求佛祖保佑他,好让他永远富贵下去。”

“欸?我突然想起来了,从前您调任外地,好像赖生还去送过您,还给您摆酒饯行,最后还赠了一大包银两作为盘缠~”

“胡说!哪有此事?”

这官员被问的恼了,急忙摇头否认,同时高声怒斥!

“……”

“……”

南宫炎看着朝堂之上的声音越来越嘈杂,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须臾,南宫炎一声轻喝:“众爱卿稍安勿躁!”

朝堂之上立刻又恢复了鸦雀无声的状态。

南宫炎坐在金銮座椅之上居高临下凝望赖生:“夏公公告你通敌叛国,你有何话说?”

赖生坐在轮椅上,远远的朝南宫炎一抱拳,温声道:“草民赖生生于天地之间,虽小心做人,但也不敢说一生毫无错处。只是,夏公公说草民通敌叛国,实在是诬告。请恕草民不能认罪!”

南宫炎凤眸为挑:“夏公公说他看见有人从后墙翻进了你的院子,可有此事?”

赖生一顿,而后温声回复:“草民时刻与轮椅为伴,并不能时刻在院中走动。后院墙外有一棵大柳树,偶然有顽皮的孩童爬到树上跳进院子来,也是有的。但赖生对这些事从不苛责,此等小事皆由草民府上的小厮处理。”

夏公公一听,虽然跪在地上,但是也难藏怒火,指着赖生的鼻子斥道:“刁民撒谎!那树那么高,岂是一般孩童说爬就能爬上去的?分明撒谎,包庇恶人!”

赖生扭头看向夏公公,温声道:“夏公公,孩童并非是指年幼之人,有的人虽已经到了及笄、弱冠之年,也照样还有孩童心性。就比如夏公公,一把年纪了还捕风捉影,诬告好人,岂不是孩童心性吗?”

闻听此言,南宫炎的脑海中下意识的浮现出了明月爬树翻墙的身影,再联想到明月之前对赖生“客套的怕人”的说辞,嘴角下意识微微上扬,坐在龙椅上不禁伸出一只手来捂着嘴轻咳了两声。

“你,你你你……”夏公公气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指着赖生斥道:“老刁民!”

赖生不卑不亢看着夏公公:“老刁奴!”

夏公公像受了莫大委屈一般,跪着往前爬了爬,“皇上,奴才确实看见一个人影跳了进去,不敢有半句虚言啊!青天白日的,若是好人,为何有正门不走偏偏要翻墙?!”

“是啊!有道理啊!”

“难说,也可能真是什么玩心大的人跳进去的呢?”

“是啊是啊……这真不好说!”

“……”

众大臣议论纷纷。

南宫炎站起身,朝堂上立刻肃静了。

南宫炎缓缓走到夏公公身前,温声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夏公公,你仅仅凭一个人影就告赖生通敌叛国,未免武断!”

“皇,皇上……”赖生跪在地上仰着头,觉得说话的路子好像有点偏,皇帝主子的语气也有点不对?

南宫炎冷笑道:“南昱建国时间虽短,可却是四国九城中最富庶的地方,百姓安家乐业,可谓天下归心!赖生虽只是一介草民,但是,南昱律法勿枉勿纵,既不会放过坏人,也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话音刚落,门外太监一声尖喝:“太后娘娘驾到!”

紧接着,太后身穿华服,在婢女的陪同下走上了朝堂。

南宫炎赶紧走向太后:“母后不在后宫修养,因何事走上殿来?”

太后扫了一眼赖生和夏公公,温声道:“哀家听闻,朝堂之上为赖生是否有罪争论不休。虽后宫不得干政,只是……夏公公曾在哀家身旁伺候,皇上又不能动气,且夏公公告发赖生通敌叛国之时也曾请哀家来听审,故而哀家这才冒着承担骂名风险前来看一看。”

“母后严重了!请上座。”南宫炎朝小顺子挥了挥手,小顺子会意,立刻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了金銮座椅旁边。

太后只看了一眼,却不曾上去坐,而是严肃的开了口:“虽说是捉贼捉赃,但圣人也说:无风不起浪。所以……不如派人去赖生府搜查一番,若没有搜出真凭实据,那便放了赖生;若搜出了证据,再依律法办理。”

“母后所言极是,儿臣之前也是如此计划,只是听听众爱卿有何良策,定下来再去回禀母后。”南宫炎微微低着头,声音恭敬谨慎。

太后对着跪倒在地的夏公公睨了一眼,转而对南宫炎 轻轻点了点头,温声道 “须指派妥帖的人去监督搜查。”

“儿臣知道了。”

太后慈爱的看着南宫炎,温声道:“朝堂之上哀家不宜久留,皇上为国事操劳,也要注意身体啊!”

南宫炎望着太后点点头:“母后不必担心,儿臣知道。”

太后转身离去,路过夏公公身侧时略微停了停,然后便大步离开了。

太后这话虽然听起来每一句都很公允,可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后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夏公公就在太后身边服侍,虽然办事能力一般,但对太后却十分忠心。只是后来皇上登基,这才被指派给了皇上。

如今在文武百官眼里,夏公公告赖生通敌叛国,很难不被理解成是太后的主意。因为仅仅凭一个太监,就算是个得了脸的太监,他在没有主子的授意之下又有什么理由去状告南昱首富呢?何况还是可以被诛九族的大罪。

如此一来,展现出来的情形就是:太后很关心这个案子,并且态度公允!

南宫炎目送太后离开,转身大步走到金銮宝座之上,稳稳落座:“一品武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