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套娃的前段, 她在薛策身边飘荡的那一年里,就亲眼见到他给“洛小姐”写完信后,会将信纸晾干、小心翼翼地折好。由于没有信封, 他就将它们妥善地放到了一个木盒里。一年下来, 也攒了不薄的一叠了。
如果冒牌货师昀真的给他写过信的话,薛策应该也会将这些信归置到同一个地方——那个木盒子里。
得到了薛策的允许, 可以进入他的房间后,戚斐倒是没有乱碰东西, 可她还是趁着放衣裳的机会, 大致看了他房间一圈。在架子上, 并没见到那个木盒。所以,她猜测,薛策将那个木盒放在了她从未踏足过的书房里的可能性很高。
不过,好奇归好奇,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现在好不容易薛策对她这只穷兽的印象才好一点儿了,若非万不得已,戚斐不想做一些可能会被他看穿,并一定会招致他反感的事情,比如说,违背自己许下的承诺,偷偷进他的书房,还偷看他的信。
所以,纵然有很多次在书房门前路过,她也没有真的去推开那扇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
戚斐用尽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争取拉近与薛策的距离。但可惜的是,她肩胛位的那片擦伤,还是太轻了,也好得太快了。
薛策给她抹的是丛秀峰那边出产的伤药,疗效极佳。几道见血的划痕愈合得很快,且没有留下疤痕。半个月后,底下的淤青也都消散了大半了。
这是绝对瞒不过薛策的眼睛的。
也即是说,留给她和薛策这样近距离相处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不幸的是,薛策对她的好感进度条,却只提高了那么一点儿。这一丁点儿,还是靠着得天独厚的距离优势而拉高的。
当然,好感进度条只是一个比喻而已。毕竟,在失去了系统后,戚斐已经没有办法从一个掌控全局的局外人视角去预判薛策的情绪了。她也成为了一个惴惴不安、前路未明的局中人,只能根据薛策的反应来猜测他的想法。
时间在不断变少,她与薛策的感情变化却没有明显见增。感情的基础如此薄弱,可以预见,等她伤愈以后,薛策一定会铁石心肠地赶她回到祝融峰下的小筑去住。
万一真的被送回山下了,好不容易才燃起的苗头,就要因距离拉远而前功尽弃了。
夜里,戚斐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该怎么办。
绝对不可以让薛策送自己离开这里。
这不仅是因为她不甘心、不愿意半途而废,还因为一股说不出从何而来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