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页

李玄都忽然有点明白为何皇帝们难辨忠奸了。

其实仔细回想起来,李玄都落魄的时候与李玄都起势之后,有太多的区别吗?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以前的李玄都更为谦让,许多事情也都会妥协,可换来的未必就是尊重。过去的李玄都,谏言李道虚,字斟句酌,换来的是李道虚的雷霆之怒。如今的李玄都,就算公开与李道虚意见不合,想要推翻皇室,李道虚也不会直接撕破脸皮,更不会斥责李玄都,而是提议暂且搁置不谈。

李玄都还是那个李玄都,话还是那句话,可结果截然不同。可见说什么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的人是谁。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世故的缘故,更多还是因为儒门。儒门的核心是一个“礼”字,礼是规矩,也是上下尊卑。这么多年来,儒门的规矩早已渗透到了各个方面,上到天子帝王,小到小民百姓,都在其中。有形的儒门是可以打败并消灭的,无形的儒门是很难消灭的。李玄都等人反对儒门,可他们所奉行的金科玉律,实则也是儒门定下的规矩。

想到此处,李玄都不由自语道:“头上的儒冠可以摘掉,心头的儒冠如何摘掉?”

第八十八章 人心

便在此时,门外有正一宗弟子请见。苏云媗起身出去,不多时后,她返身回来,对李玄都说道:“紫府,玄机和安宁他们想要请你过去一趟,有些事情还要由你来做决断。”

李玄都沉吟了片刻,道:“也好。那么素素就劳烦你们了。”

“紫府这是哪里话,我们也是素素的朋友,自然责无旁贷。”苏云媗说道。

李玄都点了点头,身形化作阴火消散,然后出现在了正一宗的大堂外。

此时李玄都已经恢复了本来模样,虽然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但是与刚刚来到大真人府的时候却是没什么明显不同,先前的伤势已经恢复如初,甚至连半点血迹都看不到,这便是“漏尽通”的玄妙了。

此时正一宗的大堂上站满了正一宗的弟子,除此之外,石无月、李非烟、宁忆、兰玄霜这些客人们也在场,除了石无月有些萎靡不振之外,其他人也都还好。

不过一众正一宗弟子再望向李玄都的目光已经大不相同,仇恨和怨憎还是有的,毕竟死了这么多人,难免有亲朋好友,不过这些怨憎变得更为隐晦,更多的是敬畏。当然,绝大部分人还是复杂,痛恨李玄都打破了正一宗的护山大阵,把正一宗从多年的正道魁首位置上拉了下来,落到了这般狼狈地步,但又不得不感激李玄都,如果没有李玄都,只怕是大势去矣,正一宗要步静禅宗的后尘,结局更为凄惨。

正如秦素所说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这些人想要什么样的结局,李玄都便给他们什么样的结局,所以此时李玄都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态度如何,只是径直朝颜飞卿和张鸾山走去。

颜飞卿和张鸾山一左一右相迎,三人并肩站在一处,然后就听张鸾山说道:“此番请紫府过来,主要有两件事,我和玄机不好贸然做主,还是请紫府来做个决断。”

李玄都道:“安宁兄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