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主要是你的妆比较老成,你们都嫩,很嫩,二十出头能不嫩么?”

刘然切了一声:“人家是给你面子,你一天天老气横秋的,一看就比我老。”

“是,你嫩,要不怎么叫嫩出水呢。”

“……”

定妆照也很顺利,接下来的彩排也很顺利,就像朱导想的那样,因为之前对剧情理的很顺了,加上季铭本身舞台经验非常丰富,电视舞台的经验也够用,怎么走位,怎么找机位,情绪台词剧情一气呵成。稍微磕绊一点的就是剧本,季铭背剧本背习惯了,舞台剧剧本都是磨成精的,一般没有大改,除非重排一个版本。

刘然拍影视剧比较多,因为有改动,所以不会一次性背全本,习惯上的缘故,剧本就没法一次走,得看着演。

不过总体上还是很流畅,流畅到工作人员都在工作群里感叹:

“要是都这样,得多省事啊。”

“所以说为啥要求演员敬业,他们敬业了,大家就都能得着好。”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季铭真牛。”

“人家上的舞台是国家大剧院级别的,我们这小演播厅,小菜一碟了。”

其他组也在边上旁观彩排,看到季铭就那么走几步,说几句,轻轻松松把舞台设计好,然后前一刻还在温和地探讨,下一刻情绪就如出闸猛虎,一大段独白喷薄而出——轻描淡写间就呈现出绝佳的效果来。

这就叫降维打击了。

在电视上演这种小剧,当年在《演员》里头,季铭就已经轻而易举,到今天,经过大舞台、影视剧的历练,不说登峰造极,至少是信手拈来、炉火纯青了。

可能因为季铭的表现,把整体的要求都提高了——胡桃儿和岳岳明显都绷紧了弦。他们也确实让季铭“指点”,季铭当然没有真去,那也太不知所谓了。

正式录制之前,国宝讲述人国立老师,拍拍季铭的肩膀:“每次跟你合作,都要省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