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写了十道题,畅通无阻,正是畅快无比。

“擦擦擦……”

远处想起脚步声,秦观赶紧按下电源键,屏幕变黑,顺手将手机在考卷上压了压,伸手拿起墨锭在砚台上细细研磨起来。

两名巡场考官带着两名衙役从前面的走廊过去,只是随意瞅了秦观一眼,并没有太过关注,就去了前方。

“呼……”

继续。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搜搜搜……

左手拇指急若闪电快若奔雷。

原来是出自左传,僖公·僖公九年的一段,还真是生僻。

不过这难不倒咱。

就这样,50题帖经题,秦观用了两个小时答完。之后是50道墨义题,和帖经题一样,也是两个小时答完。

上次秦观回去,将所有可能考到的经典,全部重新录入了一遍,还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经过千年的演变,就算是一些经文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偏差,甚或是后人加以改编,在秦观搜索某些题是,就会出现几个答案,而这些答案就有差别。

上次对带回去的经典录入,秦观邀请做了备注加了后缀,答题时,秦观全部写的是大赵国典籍内容。

等这些题目做完,秦观就感觉到一阵疲惫感袭来,而且肚子也饿的咕咕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