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我国投入军队的力量其实很大,每年朝廷要拿出四成的税负来豢养军队,这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在微臣看来,如今这种情况下,谈论加强军备增加投入有些不太现实。”

皇帝抬眼看了看秦观,没想到这样一个年轻人,没有像其他年轻举子那样激扬情绪鼓动强军,反而能看到朝廷已经不堪重负,看来秦观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年轻,思想很成熟。

秦观继续道:“而且现在的情况是,我国与辽国、西夏、吐番也都签署了协议,互不侵犯,虽然他们做的并不好,但是至今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这对大赵国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国家安定百姓安居。”

“所以也不能随意增加军队数量,这样会引起周边国家的紧张,或许就会引起更大的摩擦。”

“在如今环境下,不被敌国察觉,又能消弱敌人实力的方法是什么呢,微臣觉得就是这八个字‘文化攻略,经济战争’”。

第145章 秦观大忽悠

“文化,不是单单指的儒学、诗词歌赋这些。微臣认为,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要拥有独立的精神和文化,国民拥有民族自豪感,对国家产生认同感,知道自己是谁,这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而在文化这一点上,我们汉民族比周边的蛮夷要高出很多,按照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特性,我们大赵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现在的大理就十分崇拜我国文化,从贵族到平民,从礼仪到穿着,处处效仿我大赵,我分析,这也是大理与我国多年好合,没有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辽国、西夏、吐番乃是蛮夷之邦,马背上的民族,侵略性极强,如何束缚他们的侵略性,微臣觉得应该从文化上下手。”

皇帝刚才还很闲适,可是听了秦观的话,突然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没有理解透的东西在这一刻想通了。他看向秦观,郑重地说道:“说说应该如何做。”

“是陛下。”

“辽国为何强大,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军队,因为他们野蛮,如果将他们变成文明人,他们就不会做野蛮的事情了。文化影响思维,思维影响政策,政策影响大势。”

“所以微臣认为,我们应该大力输出我们的文化,包括诗词歌赋,各种儒家经典,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等他们失去了尚武精神,那他们还可能战胜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