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分裂的印度

这些奏疏,魏广德、张四维和申时行都只能送到首辅值房去,毕竟张学颜那里,他们打招呼可没什么用。

就算票拟、批红,貌似也未必能从户部拿到银子。

“各部递过来的条子太多了,可户部根本就没那么多银子可支。”

张居正这日召集阁臣商议资金问题,张学颜也被从户部叫来列席会议,当先就表态道。

“户部可用银钱还有多少?”

这时候,魏广德只能先说话。

“扣除年前要发的俸禄和赏赐,还有给九边的犒赏,还有三十七万两银子。”

张学颜早就算过账,京官的钱不能拖,否则拓沫星子会把他喷死。

九边的犒赏也不敢拖,关系到边关安定。

一个不好,不管哪个地方开个闹饷,过年过节的给内阁,内廷搞出不愉快来,他这个户部尚书也不好做了。

所以,这两笔支出优先扣除后,剩下才是可以支配的。

当然,户部的小库房里还有十余万两银子,但那是户部的福利,也不能加入这笔银子里。

“修缮皇城的银子,是否预先拨出?”

魏广德马上问道。

他记得清楚,前些天在礼部监督下,工部已经开工对皇城各处进行维修,这笔银子大概是二十万两。

“呃没有。”

张学颜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道。

“明年户部的预算,陛下大婚的费用要排在第一位,优先保证的。”

魏广德提醒道。

“户部自会保证陛下大婚一应开支,绝对不会出岔子。”

万历皇帝大婚,肯定是当下朝廷的第一大事。

别看现在小皇帝在朝廷的存在感很低,那也是皇帝,早晚要亲政的。

“其他地方的支出加起来有多少?”

魏广德开了头,张居正这才开始说道。

张四维和申时行倒是不用开口,因为他们更多是协助办公,并没有具体分管的政务。

“一百余万两,其中二十三万两是去年拖欠的银子,今年似乎也该给结了。”

张学颜低头答道。

“包括这笔银子,着急支应的,大概有多少?”

张居正追问道。

张学颜思索片刻,这二十三万两银子,还有皇城的二十万两银子,再考虑杂七杂八的关系户,很快就报出一个五十八万两的数字。

“剩余近七十万两的支出,到底有些什么?”

魏广德插话问道。

“礼部衙门的修缮,兵部马车驿,迦运河那边还有笔银子,这三项就有三十多万两。

其他太常寺、大理寺等也都有些费用要结,劝农司也上报在各省建衙门的费用,林林总总有四十余万两银子。”

张学颜只能简单归类说了下,条子大多已经押在他的书案上,可他是一份都不敢批。

不然,这个时候让谁提走银子,那些没提到银子的人,可不就得罪了。

还是把矛盾上交内阁,他们大腿粗,不怕下面人埋怨。

这就是张学颜打的算盘,也是很响的。

“那四十万两先押一押,从常盈库借三十万两银子,把这些要紧的先付了。”

张居正做出决策道。

礼部衙门的修缮,其实就是会同馆等对外衙门的修缮费用,马上就要接待各国来使,自然不能寒酸了。

车马驿和迦运河其实可以拖一下,可魏广德还在这里坐着,这些开支也不好拖着。

“剩下的就给工部,皇城的修缮要继续进行不能拖延,剩下的等明年年初银子回来就拨付。”

张居正定下银子的出处和用法,就看其他人的反应。

魏广德很干脆的点头,劝农司那边,稍微拖延几个月问题不大,反正官署的事儿,他可以给条子知会各省先垫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