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陈若华说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陈若华画了一会儿,换了一支蓝笔,开始在上面添加更加细小的线条,同时在旁边列出了一些公式。
许问顿时专注起来。
这是更细微一些的判断,利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这座无梁殿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变得更加稳固。
最关键的是,这些公式本身,就代表着相关的理论,是刚才陈若华在课堂上没有进行深入,但是的确是许问当前最急需知道的东西。
最后,陈若华又换了一支笔,这次是支红笔。
老实说,一看见这支笔,许问心里就有了一些不祥的预感。
陈若华依然没有抬头,没有说话,她提起笔,在那张简图的某处划下了一个箭头。
许问瞬间睁大了眼睛。
“这怎么会?”他忍不住问道,“怎么会从这个地方施力?”
“怎么不会?”陈若华反问。她抬起穿了高跟鞋的脚,轻轻踩了踩脚下的地面。
刹那间,许问恍然大悟。
陈若华说得当然没错,这座无梁殿的确是有可能从下方受力的。
譬如一次地壳的运动、一场地震……
建筑的防震指数,当然要考虑到!
“其实国内很多古建筑是有考虑到防震措施的,你这个无梁殿也不是没有相关的思路。譬如他这个高宽比,其实是经过了控制的,有一定的防震性能。不过咱们的老东西,经常有一个毛病,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是拿这个无梁殿来打比方,最早设计它的人也许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高宽比,就是按更早的惯例,师父这样教了,就这样做了。他并没有防震的意识,所以做得还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