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石雕细致入微,细节极其丰富而且精确。
仔细看可以看到,山间人家的屋顶上趴着一只猫,正懒洋洋地伸着懒腰;屋檐下窗边伸出一只手,正在把窗子支起来;路上樵夫抬头着,手遮着眼看天空,嘴角的笑容十分清晰。
整个景物都十分明亮,让人感觉暖洋洋的,透过它,仿佛能感觉到雕刻者对初升朝阳的惊喜,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无疑,这座石雕完全地利用了这块黄腊玉本质的特质,精致巧妙又大气,蕴含情感极其浓厚,是一座上佳的精品!
孟平老石匠了,看到的当然更不仅于此。
在他看来,更值得研究的是这座石雕所用的刀工,而最让他震惊的也在于此。
“手艺还不够成熟,孟老师见谅。”许问说。
“……的确还不够成熟。”孟平顿了一下,点了点头。
许问不是在谦虚,他也不是在有意贬低许问,两人都是在陈述事实。
而这,也不代表许问完成得不好了。
孟平教给他的孟字八法和孟家二十四雕工他已经全部熟练掌握,而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进阶,将它与更多种类、甚至不同门类的技艺将融合,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孟家二十四雕工本身是融合了许多不同门派、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技艺,将它们总结归纳而成的。
它很博,但是博得有限,最关键的是,它还不够精。
譬如石雕里的第八类和第十类雕工,很难同时使用,彼此不能兼容;而石雕和砖雕之间,有很多重复的部分,其实可以简化合并一下,但总结它的工匠大师为了拉出差别强行把它们分开,反而有点失去了逻辑。
许问发现了这个问题,对它进行了调整。
而他的调整并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是彻底将它们打散,恢复成更基础的基础,然后再重新整合成形。
他用在这座石雕上的技艺,明显源自孟家二十四雕工,但更简洁、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