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娃子,不跑船买来干嘛?运河上又不是没有信号,好吃懒做!”
两人的日常就是互怼,董瑞这边心思开始活泛,各种资源都开始联络,争取季东青下次要货的时候及时填补空白。
这次的事情也给季东青提了个醒,干电池那边现在锰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国内绝大多数手机电池都是镍氢电池,只有季东青等少数厂家是锂电池。
电量大,续航能力强,锰是必不可少的稳定剂。
国外从广西这边采购锰完毕,季东青把董瑞的联系方式给了朱云,让朱云在国内开始各处询价,争取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存储一定数量的锰,避免干电池那边再受到卡脖子。
事实证明,职业经理人不总是那么好干,就如同这次采购,在季东青看来是一次非常寻常的例行采购更换供应商,但是普迪和身后的智囊团却不是这么想的。
“季,为什么我们熔炼刚才要加入锰?我咨询过很多专家,他们都告诉我熔炼这种船上的废旧钢板不需要锰,你那是炼制铁矿石的时候才需要的!”
普迪的办公室里,大普迪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另外一份是季东青采购锰的巨大花销,尤其这部分采购还是来自中国。
季东青微微一愣,心里大约明白了。
“普迪先生,不是这么回事!首先,给您建议的人是懂得炼钢技术的人还是文员?那种律师或者法官,再或者是街边的小贩,你能跟我说一下他们的职业么?”
打蛇打七寸,面对这种争议,季东青丝毫不畏惧。
在国内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外行中的‘专家’,知道一个专业字眼,然后从孔子那时候讲起,不管说什么话题都是跟你说发生东方红卫星的儒家原理类似的理论。
“嗯,他们应该是专家……”
普迪也是一愣,因为自己的智囊团和自己说的时候,只是说有些专家这么说,并未提供具体的名字或者实验室。
“把他们的名字和实验室给我,最好有详细的地址和电话,我把我们公司回收的钢材样本寄给他们,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更加经济实惠的,符合我们回收熔炼钢材,并且符合汽车厂表面钢材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方式来做,没问题!当然他们也要符合这条从欧洲采购的再生制造线,毕竟这条线也是他们设计制造的,我很愿意不添加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