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样强大的实力,才支撑了整个90年代亚视和tvb你来我往,优秀内容不断涌现的盛况。
《港城好声音》这类音乐类选秀综艺节目的核心,其实就跟港城小姐差不多。除了策划方案上,不设立评委团队,而用专业导师团队替代之外,走的就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卖点。
虽然项目发起人林建岳已经被革去了执行董事,但是不得不说,亚视内部人员的素质还是极高的。
抓住了这个卖点,羡慕团队在港城海选歌手环节打出的广告,格外有吸引力。
除了在几十万市民的面前展现自己之外,成为陈慧娴,李克勤,王菲,林子祥的巨星亲传弟子,总冠军获得一份不低于五十万的艺人合同……最妙的是,这个比赛的获胜标准,无关形象,无关背景,只要嗓子好,唱歌好听就都能参加。
这样的吸引力,对于爱好唱歌,喜欢音乐的普通的民众来说,无疑比中六合彩的吸引力大多了!
尖沙咀,普利斯大众浴池。
三十二岁的搓澡师傅常白山扯开了带着股浓郁海南口音的大嗓门儿,对一大票下了工,在澡堂子里面等待着搓澡的客人喊道:“都别急都别急,排好队排好队!先到的先死(同洗),后到的后死,第一批死完第二批死!几(只)要大家守护好记叙(秩序),就都有的死啦!”
“噗哈哈……”
“靠!”
光着腚,等待着搓澡的长队听到这,立刻爆发出了一阵粗鄙之语。
“洗澡就是洗澡啦?什么死死死死的,晦气!”
“喂,这师傅哪里来的?在这里工作这么久,没有被人打死?”
几个面生的人不满,大声嚷嚷道。
人群之中,立刻有那熟客帮腔解释,“常师傅祖籍海南的嘛,理解一下啦。喂喂,我个人建议你们一会儿用他搓澡,有福利喽。”
那几个面生的看了看常白山瘦弱如猴子,但是常年泡在澡堂子里格外白净滑嫩的身子,一阵恶寒:“靠,玩我啊你!又不是女仔,这有能有什么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