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没办法,现在这个情况,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去做了。

沪市经济发展的好,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外来人口。

可是,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精英。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个正处风口的年代拥有各自不同的精彩机遇。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总有那失败的,落魄的,不如意的。

就如同李宪曾经在地摊文学上看到的话所述——幸福的人有着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

这时节,沪市经过几次的治安整治和全国性的严打,对于流窜人口,特别是乞讨人员管制的倒是相当严格了。大部分流入到城市之中的行乞者和二流子,都会被辖区派出所或者是居委会街道办收容或遣返。

不过在人潮涌动的城市之中,只要有心,找几条漏网之鱼还是不难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闵行校区附近转了一上午的功夫,李宪便找到了一个。

说来也巧这人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李宪找到的。

而是被找到的。

找了一个上午没有成果,肚子饿的咕咕叫,李宪买了两张糖饼蹲在道边祭自己的五脏庙的时候。

一个身上外衣脏的直反光,蓬乱的长发怕是得有一年都没理过,浑身散发着馊味的男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伸出了一只手。

……

眼看着两张糖饼几乎是瞬间就进了男人的肚子,怕是连五分饱都没到。李宪又在附近的餐馆买了一份盒饭。

或许是冲着这顿饱饭的光,男人打开了话匣子。

男人自称朱三旬,朗乡人,来沪市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