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类似这种合资,或者说是并购,背后如果说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致使管理层不得不妥协,李宪是不信的。

所以在意识到了已经有人把主意达到了唯你身上,而且已经付诸行动的那一刻,李宪就已经打定了主意。

这一波不论如何,自己绝不能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宪不得不感叹于自己此前的决定。

什么决定?

让卡佳出书,也就是面前这本《中国可以说不》的决定!

这本书是什么书?

因为组织游行示威活动而被清政府判处死刑的大才子金圣叹,曾经点评过水浒等古典名著。老先生评价水浒时说这是一部“怒书”。意思就是说,这本书是作者因为对大清不满才产生创作冲动的文艺作品,暗藏了鼓动社会革命的意思在里面。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可以说不》也是一部怒书。

但是这本书中的“怒”不是为了鼓动革命,而是宣泄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中国青年早已抑制不住的民族自信!

李宪是看过这本书的。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他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著名的豆瓣评书网上。在当时,这本书被普遍理智的,高学历的,具有独立思维和国际眼光的用户们,评为“五毛宝典”。评论其是“基本把一个国人能想到、没想到的所有仇视、黑化西方言论总结归纳到极致”的一本书。并且,一大票高素质的用户们还为这本书打上了“垃圾”和“愤青”的标签。

好奇心驱使下,还在上高中的李宪在县城一个小巷子里的旧书摊掏到了一本已将受潮泛黄的《说不》。并且在看完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之后,从此再不登录豆瓣道不同,不相与谋。

这本书写什么的?

其实整本书,只写了四件事情。

谁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