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整体上构成一个“回”字的样貌。
更加大胆一些,杨志毅提出了,把桌子给摆成军阵的样子,比如可以摆成一个三角棱形的阵,门口一张,这样一行一行地增加摆放。
最终,还是苏若曦开口敲定了摆放的方式。
“我决定,要用溪溪妈妈的方法,不过呢,我还要进行一些改变。”
苏若曦的改变是,“回”字的上下两部分不摆放桌子。
然后中间也不是围城一拳,而是进行错落摆放,保证每张桌子间距。
至于外圈的桌子,全部都给贴近墙边去摆放,这样一来可以空出进门,和后厨出来的一截空间。
苏若曦笑着说:“这样,无论是客人进门,还是后厨上菜,都会有一个缓冲空间,不至于显得过于拥挤。”
经过了苏若曦的述说,大家脑海中逐渐有了摆放的形式,大约就是一个“回”字,没有了外圈上下两道“横”的样子。
冯一帆想到了之后,赞同了妻子的摆放方式,然后大家起身开始帮忙摆桌子。
当一张张的桌子,按照苏若曦的设计摆放好,大家再次整体去看的时候,发现这种中间错落有致,两边贴近墙边摆放方式,还真的是看着很整齐。
尤其是进门和后厨出来的留白,更加是令整个餐馆的空间不会显得拥挤。
这么摆放完毕,餐馆真的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而一张张错落有致的四方木桌,搭配上原本木质的椅子,也是非常相得益彰,整体看上去真是完全不失丝毫古朴雅致。
陈瑶霏的爷爷首先感叹:“嗯,这么一摆好,还真的是很好呢。”
陈瑶霏奶奶接着说:“有一种,我们国内东方美感,和西方餐厅结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