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陈默的意识控制,这团把他包裹起来的圆锥状念力真的凝实了起来,虽然仍然看不见,但是陈默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前方空气的阻力骤然一减,一直停滞不再提升的飞行速度再次迅速提高了起来。
陈默心中一喜,看来真的管用,这下子,他不光解决了肉身飞行阻力大的问题,还发现了念力的新用法,实质化!
这种实质化和念力控物并不一样,之前的念力控物并不是将念力实质化,然后用实质化之后的念力去移动物体,而是直接将念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要比喻,那么念力控物更像是用风把物体吹起来,而念力实质化则是把无形但有力的风变成了一堵墙,就目前看来,实质化除了可以任意塑型,改变风阻之外,应该也可以用来抵挡攻击,至于到底能够抵挡多强的攻击就要另外测试了。
不管怎样,陈默又发现了一种念力的新用法,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这一次,在改变了飞行外形,降低了风阻系数之后,陈默念力飞行的速度终于突破了音障,达到了超音速的状态,不过也就仅此而已,突破音障之后,风阻随速度增加的更快了,速度的提升也越来越慢,当速度提升到两马赫的时候,终于彻底停了下来,不再增长。
陈默又尝试着改变外部圆锥的外形。
圆锥并不是风阻系数最小的形状,陈默之前只是随便找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利于飞行的形状而已。
要说风阻系数最小的,除了飞机,就要算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水滴了。
像汽车中速度最快的跑车,风阻系数一般在03左右,飞机可以达到008,而空中下落的雨滴则可以达到005,是目前已知的所有外形中,风阻系数最小的形状。
第0560章 惊世骇俗!
不过,陈默却并没有把身体外部包裹的念力的形状调整成水滴形。
因为水滴形虽然风阻系数最小,但是这仅限于常规速度的情况下,一旦速度突破音速,情况就要更加复杂了。
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前端会对空气产生扰动,这个扰动以扰动波的形式以音速传播,当飞机的速度小于音速时,扰动波会直接向四面八方传播,不会对飞机产生影响。
但是当物体超音速运动时,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小于飞机的前进速度,这样,飞机后续产生的扰动就会同之前已有的扰动波叠加在一起,形成较强的波,空气遭到强烈的压缩而形成了激波。
音速战斗机,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激波阻力将占到很大的比例。
为了减小激波阻力,战斗机需要设计成尽量符合“面积率”的形状,符合“面积率”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飞机的横截面积要尽量从机头开始,平滑地增大,到了接近机尾的地方,再平滑地减小,直到机尾的最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