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泰国香米是中国高端大米市场红利的最早一批收割者,可谓获利颇丰。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

泰国香米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上个世纪国内物质紧张时期。当时,一些东南亚的华侨将泰国香米寄到国内,接济亲戚乡里。这在无形中为泰国香米打开了内地市场。

从那时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有了食用泰国香米的习惯。至今,东南沿海省份仍是泰国香米的主要市场——同时也是仙茗大米的主攻市场。

两者形成了最直接的对碰。

某种意义上来说,仙茗大米处于先天的劣势。

泰国香米是籼米,仙茗大米是粳米,而东南沿海地区无疑是更习惯食用籼米的。如果不是仙茗大米超凡的品质挽回了这方面的劣势,齐政都要另选战场了。

但即使如此,嘉谷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因为在高端大米市场,嘉谷作为一家企业,要面对的,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威胁,而是来自一台运转严密的国家机器的挑战。

泰国香米能在海外开疆拓土,完全得益于本国政府有意识的撑腰。

且不说泰国国内打造了目前所有稻米生产国中最为规范的标准——这套标准对大米有明确的数据要求,分类也比较细致,在很多大米进口国家当中都具有公信力与参考价值。

针对中国市场,人家直接是官方亲自下场,亲自为自家大米吆喝。

自前年起,亦即世纪之初,泰国官方就开始有意识地拓展中国市场。

人家商务部启动了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性品牌营销计划,通过突出泰国香米区别于其他大米的独特性,以建立泰国香米在中国的中高端定位。

更不要脸的是,与此同时,泰国的公主、大使亲自出马,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家大米。

凭借这一战略,泰国香米奠定了在中国高端大米市场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