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页

齐政这才恍然。

——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嘉谷在开展农业服务的技术力量、设施装备、服务主体等方面,原来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了!

作为嘉谷提供农服业务的主体公司,嘉谷农资现有15万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种类较为齐全的农业动力机械、配套装备和仓储、物流、加工等设施设备;已经培育了1000多个农业合作社……

可以说,在离国家出台政策将农业服务业打造成为战略性产业还有七年的当下,无论是从规模来看,还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嘉谷农资俨然成为了国内农服行业的龙头。

说实话,嘉谷农资由于不是生产性企业,不要说在外界了,即使是在嘉谷体系内,都是低调得一笔——它不像嘉谷粮油、嘉谷乳业、清源啤酒那样名声赫赫,产品热销全国;不像嘉谷农业、嘉谷农牧那样四处“跑马圈地”;也不像嘉谷国际那样全球巨资并购……

换句话来说,“隐身”在嘉谷体系中的嘉谷农资,常常是被忽略的角色。

但细细一看,原来我已经这么强了?

……

第498章 人品爆发

我很强吗?

说起来搞笑,不但齐政没有这个意识,嘉谷农资的负责人杜为民也没有这个认识。

毕竟,农服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领域,必须要“慢工出细活”——结果就是“慢”到嘉谷农资已经成为行业龙头而不自知。

在齐政转述了马教授一行的研究结果时,杜为民还是一脸惊愕:“我们不过是……在埋头培养用户习惯而已。”

不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依靠服务机构来种地的习惯,在国内农村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种养依然是农民最认可的方式。

因为多数情况下,农业服务是无形的产品,比如农技指导等——种植户愿意为无形的服务买单,还需要培养起思维和习惯。如果不能改变农户思维,农服产业必将停滞不前。

嘉谷农资也是靠推动组建农业合作社,向其提供保姆式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服务,才慢慢将农户的习惯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