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阮嘉心底一跳,一时心内闪过无数猜测,那官兵只是道:“你就是阮嘉?”

阮嘉警惕地左右看看,此时幽静的巷子就不那么美妙了,甚至让人着慌。

官兵却道:“你又没犯事,不必惊慌。”

他把一张纸递给阮嘉:“唐先生请你去一趟,就现在。”

唐先生?阮嘉懵逼地接过纸,纸上写着:记得你答应我的一件事吗?阮嘉,这件事就是请你现在来见我,好吗。

阮嘉满头雾水:“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官兵的语气客气而冷淡:“没有,唐先生如今是我们将军的座上宾,他好得很。”

阮嘉神色一顿:“敢问你们将军是……?”

官兵道:“天下四大名将,风刀霜剑、鬼斧神弓、我们将军正是其一。”

阮嘉瞬间明白了:“鬼斧将军!”

那官兵客气颔首:“那么便请阁下走一趟吧?”

阮嘉谨慎问道:“去见鬼斧将军,还是唐白?”

“自然是唐先生。”官兵似是看出他的顾虑,扯了下嘴角,“我们将军公务繁忙,恐怕不能奉陪了。”

阮嘉顿时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去见鬼斧,那么一切都好说。至于唐白有什么事非要请他过去说,阮嘉不知道,不过也不是很担心。

再说了,他的确答应了唐白一件事,说到做到,这一趟自然是要去。

唐白总不会害他,阮嘉想着,却还是鬼使神差地捻起一根踏云脱落下来的羽毛,借着关门的动作,在锈迹斑斑的门栓上匆匆划了个“唐”字。

第54章 昭王

叶少渊一道飞鸽传书,前线收到消息, 一面在正面佯攻, 一面派精兵连夜出发, 赶往望山镇。

与此同时,昭王被困西南日久, 深感粮草不足, 听鬼斧将军汇报说虽没找到叶少渊,却找到了一个粮草救星,于是大喜过望, 留明玉公主坐镇前线,自己轻装前去望山。

明玉公主先是劝阻, 蹙眉道:“三弟还未现身,万一他就潜伏在望山,这可怎么是好?”

昭王哈哈一笑:“望山是我的地盘, 他要是在望山,倒也免得我漫山遍野去找了, 直接捉回来了事。”

明玉依旧沉吟不语, 昭王深深看了她一眼, 沉声道:“玉儿又心软了?”

明玉长叹一声:“事已至此, 哪里还有回头的余地?一面是父母兄弟,一面是你这个冤家, 我早就做出了选择。罢了、罢了!我看也别把他捉回来了,见了面也是伤心,不如直接一杯毒酒了结他算了。”

昭王眼中接连闪过激动和柔情, 一把揽过明玉的腰,兄妹两人在大帐中缠绵一夜,第二日清晨,昭王便点了几队亲兵,朝望山疾驰而去。

昭王部熟悉路线,又轻车简从,虽比雍王部晚出发,却反而提前一天到。他被鬼斧带人亲自迎入城中,准备先不表明身份,暗中去看看那个“粮草救星”。

因为他不想暴露身份,所以鬼斧引他走到唐白村口之后,就转身退下,转为暗中保护他。而昭王就这样整了整袖口,领着一个亲卫,不紧不慢地走入了村落中。

而这里的村落果然没让他失望,到处种着传说中的“玉米”,高而粗壮的茎杆簇拥挺立,杆上抽出许多玉米须,隐约露出其下饱满的果实。

他还注意到农人灌溉挖的沟渠、松土用的耒耜,这些和其他村子里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能有这样的产量收成,不是因为农人照顾的精细,而是品种本身的优势。

他还不太清楚唐白这种子从哪来的——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整个西南都种上这玉米,把它作为军粮专供,那么必然鼓舞军队士气,同时还会有许多濒临饿死、甚至是薄有田产的人前来参军,扩大他的军队规模,这样在对抗朝廷一战上,自然大有可为。

昭王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走,我们这就去见见那唐白。”

亲卫连声允诺,四下看看,神色却露出点犹疑。

昭王:“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