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下班累了,刷抖音,刷微博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常态。

争夺碎片化的时间,成了各家平台的主要任务。

短视频这两年表现,要更出色一些。

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接近13小时,逐渐挤压新闻等平台使用时长。

不过无论怎么算,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

无论微信也好,微博也罢,或者说抖音和快手,都在争抢这宝贵的24小时。

短视频挤占用户的时间多了,自然形成风口。

如果说2016年是短视频元年,2017年就是短视频平台的绞肉年。

上百家短视频平台一起厮杀,丝毫不逊色于去年的直播大战。

投资机构关注短视频领域之后,融资一笔接一笔的,大有将短视频风口炒热之势。

比起直播的未老先死,短视频的潜力更足,火爆时间也更持久。

要论起短视频平台中的头部产品,肯定非抖音和快手莫属。

快手主打低线城市小镇青年,抖音主打都市青年。

看似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实则不然。

无论小镇青年还是都市青年,人口总数就在那摆着。

红利迟早消退之后,摆在抖音和快手面前的只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