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

这一点,任重早已知晓。

但直到他看完这三级战术头盔的参数,才明白视觉共鸣的可怕之处。

当初他第一次驱动训练甲时,是由大脑发出的协同命令,然后这命令被装甲不同部位里的晶片识别到,进而拆分转化为更多的控制装甲关节结构的子命令,最终组合出想要的动作。

训练甲与一级装备只具有读取脑波信号的功能,不能对人体反向输入。

二级装备则多了个听觉神经信号的反向输入,弥补隔离感。

三级装备又多了个视觉神经信号反向输入。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能欺骗人的视觉中枢,形成在人的双眼视网膜上直接投影出增益信息的错觉。

再结合战术头盔面板的辅助,在同样的视野中,人眼将能看到更多类似于ar画面的战斗辅助情报,形成数字化的战场分析。

举个例子,当他全面启动三级外骨骼的性能后,再去看另一名机甲战士,只需要一眼扫过去,对方装甲的大体性能、哪些部位有暗伤与裂痕,均能以投影色块的模式直接显示在肉眼上。

当装甲的全向信息探测仪采集到视野外的威胁,启动态势感知功能时,甚至还能在视野侧面以显眼的色彩直接标注出威胁的方位和距离。

三级战士则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仿佛脑后长了鹰眼。

这简直就是玩网游时开了弱点侦查挂。

在21世纪时,五代战机与四代战机除了机体本身的性能差异外,还有个极其核心的关键点,那便是飞行员的头盔。

一款超高科技含量、具备超高稳定性、拥有更全面功能的新型头盔对战斗机的战力加持,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此时任重面前这三级头盔与二级头盔的功能对比,差距比当年的五代机与四代机的头盔还要大数倍。

此外,三级外骨骼还有更强的算力,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快的脑波信号识别能力。

机体的变向性能、提速性能、惯性缓冲能力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