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机械帝国的边界,如今和远疆星域之间已经又隔了个长城星域。
百团星域与远疆星域的最近点的直线距离是1100光年,由一百零三个或大或小的星团组成,总计共有十三万颗恒星。
在更久以前,百团星域也算得上帝国腹地,分外繁华。
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谁也不知道在升华者长达五十万年的统治下,那里变成了什么模样。
赤锋军事院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星图。
这星图来自靳诗,囊括了百团星域中超过90的恒星和80的行星的详细情况。
在以前时,这参数倒还算准确,不过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了完全避开帝国与升华者的耳目,我们绕了个大圈子,不过接下来是直线航行,大约只要两百年就能抵达百团星域。我们对百团星域的天文地形最熟悉,所以在这边有最高的容错率。到那边之后,选择第七星团就地驻扎,先摧毁星门,阻断周边星团的升华者援军,那么至少能争取到三十年的安稳发展时间。不过我们不必在此久留,只需要快速完成舰船革新,再培养出一代人,然后离开,再去下一个星团,继续摧毁。从现在开始,我们是白蚁,过境之处,要做到寸草不生。”
这是任重下达给赤锋指挥部的梗概命令,接下来便只需要这些人去执行。
……
把十万颗行星突然堆积进一个行星系是什么概念?
这剧烈震荡的引力场会引起恒星疯狂的爆发耀斑,也会对这星系里的行星生态系统突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是21世纪的人类,甚至只需要赤锋军团掠过太阳系的上空,就足以让那时候的人类陷入灭亡危机。
百团星域第七星团边缘处的天马星系此时就遭遇了这般命运。
这里作为升华者的营养原浆生产基地之一,原本有一个横跨星空的巨大蛛网结构。共计六颗主要行星在这蛛网结构的空缺之中平稳地飞行着。
在六个主要行星之上,丰饶的生态系统显得分外活跃,一个略带基本个体智慧的高繁殖力的编号为绒须331号的昆虫类人组成了低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