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什么西化影片,出现东方侠客突兀了……[链接]、[图片]、[链接]、[视频]、[动态图]……”
“看到了没,一部部纯粹的东方影片中,也没少出现西方元素的角色啊,不是照样很和谐?”
“世界是包容的,文化彼此交融,很正常。在这些影片中,在调侃西区的时间,为什么大家可以一笑置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更没人质疑,这是我们本身带了偏见?”
“到了《龙与少年》中,就由于一个侠客,被恶龙拍飞的情节,就觉得是布迪导演丑化东方文化……”
“双标要不得。”
“这何止是玻璃心,简直是妄想被迫害症啊。”
“这是很平常的剧情,就是构建一个厉害的角色,当大家以为他是救世主的时候,他轻易被灭了,众人陷入了绝望中,然后衬托主角英勇……”
“类似的剧情,每年拍摄的一千部电影里,至少有八百部可以找到相似的情节。”
“别人用得,布迪用不得?”
“……至于偏见什么,更不存在了。”
“很多人,喜欢断章取义,习惯在很多话中,截止其中一两句,代表这个人的观点、立场。”
“却不知道,所谓的‘观点’、‘立场’,其实可以编辑的。不联系上下文的话,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真意。”
“布迪导演的‘偏见’,这是这么诞生的。”
“……”
对。
没错。
就是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