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主讲台放着,周元华看了杨帆一眼,杨帆点了点头,他就大踏步的走了上去,然后两手一撑,以一种极其不雅的姿势,就在那里站着。
怎么说人家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谈吐之间还是很有逻辑的。
“在场的观众朋友,电视机前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周元华,今天呢,来参加《教你懂法》栏目,主要是通过我的一点微薄的努力,来帮助大家能够懂得法律,那么话也就不多说了,我们通过接下来这个案例,来着重说一下法律在什么时间段,在什么地点,究竟有什么表示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雷池”
接着,一旁有个电子屏幕伸了出来,第一个案例被放在板上,大家开始看了起来。
案例一:【小兵是城市中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一次他在火车站坐车,却发现一个小偷在偷自己的包。被察觉之后,小偷开始疯狂的逃窜,而小兵,也是急忙跑去追赶。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短短的200米距离中,小兵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着跑着直接就猝死了。经过调集摄像头,公安民警发现,小偷并没有和小兵,并没有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又经过运动医学专家的分析,最终分析小兵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而突然死亡。】
而在这个判决下面,这位周教授直接开口说道:“小兵的死亡,和这个小偷有直接关系,而且这个关系,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证明,结果真实有效,所以说,按照华夏人民共和国法律,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者,一般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这个小偷至少是无期徒刑。”
“对,按照法律的性质来讲,小偷是直接致使小兵死亡的原因,不过如果对小斌家属进行民事补偿的话,可以酌情减刑,但最少不少于15年有期徒刑。”那位来自名成的律师,但是在一旁补充的。
一旁的那位王牌记者脸色有些难看,虽然,他是这个专业的,但是也觉得这样的判决,是不是有些武断了?
毕竟,小偷虽然是致使小兵直接死亡的原因,但是人家并没有碰你啊,按照法律来说,真的会是这样的结果吗?
一时间,她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有些崩塌的感觉。
杨帆在一旁听着,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他看了那么多的法律书籍,按道理来,说像这种案子,致使小兵死亡的直接原因,最多只能当做一个量重刑的因素,怎么能直接以偏概全呢?
杨帆就忍不住说道:“呵呵,周教授的看法,是挺好的,也是够专业的,可是我觉得,法律的量刑是不是有些偏差啊?”
哪知,人家根本就不理会自己,倒是和那个律师事务所的大律师开始谈论起来,完全把杨帆给无视掉了。
这让杨帆心里不禁憋着一肚子的火,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是故意给我难堪呢?还是怎么的?
随后,杨帆又说了几句,还是被人家全部给无视了。一连讲了好几个案例,对方,都是那样高高在上的态度,而且对于自己的判决,非常的自信也骄傲,仿佛这就是法官给的判决。
杨帆很不舒服,对方把自己当个外行,他也没什么话好说的,毕竟人家没和自己接触过,不信任自己,也算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