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什么波音747,波音767,波音737,空客a300,空客a310,苏联的雅克40,图154,以及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其他机型,在腾飞航空维修厂的机场跑道上一字排开。

知道的明白这是腾飞航空维修厂待修理的飞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某个大型航展的展览现场。

而这仅仅是腾飞航空维修厂维修业务的一部分,毕竟能开过来的飞机再不济,毛病也不是太大,有的不过是做个深度的检查,对部分老化零部件做些许的更换便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可也有一部分飞机因为年久失修,导致趴窝停飞,无法整机过来,腾飞航空维修厂就只能派遣专门的维修小组过去,协助航空公司的机务维修部门做上门式的业务服务。

这个时候,腾飞集团与航天部门联合研制的运16“空中专车”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敏感的,实效性强的,大型替代部件儿就可以用“空中专车”进行运送,不但迅速,而且对部件儿的安全性也有保障。

再加上航天部门与腾飞集团内部的其他运输任务。

这半年来,“空中专车”成为腾飞集团旗下利用率最高的机种,基于此,航空航天部以及空军方面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生产一款全新的航空航天大型部件专用运输机的可行性。

毕竟运16“空中专车”是从伊尔-18改装而来,别说跟欧洲空客正在研制a300型专用航空部件运输机相比,就是与美国使用多年的“超级古比鱼”相比,在不少指标上差了许多。

介于未来国内的卫星、运载火箭甚至导弹的性能越来越先进,精密程度越来越高,运输上的要求自然要越来越严格,所以载重更大,飞行更远,升限更高的专用运输机当然是刚需中的刚需。

不过这项可行性研究刚提出没多久就不了了之了,原因很简单,国内根本就没有可用的大型改装平台。

有人到是提议用下马的运十做改装的基础机型,问题是运十下马多年,生产线拆除,团队解散,技术资料更是毁的毁,丢的丢,想要重新捡起来,没个六、七年的功夫很难办到。

所以这个想法虽然激起了一些水花,但更多却是反思,对当下现状的改观作用并不大。

腾飞集团当然也需要这类专用的航空部件运输机,毕竟随着产业链的拓展,未来全国范围的整合不可避免,就算不说未来,当下腾飞集团的直升机生产基地位于东南沿海的相州,与主要部件配套的总部一个东,一个西,直线距离就超过一千六百公里。

因此当“空中客车”服役后,也经常从腾飞集团总部这边起飞,装载直升机的大型机体结构、螺旋桨桨叶、桨毂、主减速器、专用轴承等主要零部件前往相州的总装厂。

所以无论从未来的发展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腾飞集团都需要这类专用空中运输平台的支撑,不过与部委和空军的尴尬一样,手上没有可用的大型平台,于是最美妙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不过腾飞集团无奈与现实的同时,并没有搞什么反思,而是以腾飞航空维修厂为核心,借助对各类大型客机维修和保养的契机,尽可能的吸收这些大型空中运输平台的结构、材料、飞控、布局等技术情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人才队伍,积累自己在大型空中平台上的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