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天天伺候人的太监,看人脸色那就是他们的看家本事,魏忠那个奴才能得到小太子的看重,做到毓庆宫的小主管,这方面的本事当然也不小。
因此康熙皇帝虽然不知道小太子的精神力很高,却还是决定要好好的盘查一番。事关大清的太子殿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胤礽起身,躬身给康熙行了一礼,认真回道:“儿臣记下来,谢皇阿玛关心。” 坐回椅子上后,则是说起了刚刚在议事的时候他想到的那件事情:“皇阿玛,儿臣刚刚在议事的时候就琢磨着,觉得要在大清境内彻底废除女子裹脚的风俗,光在官员们之间宣传,估计效果不会很理想,老百姓他们是不会理解的。”
“因此儿臣现在有个想法,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对老百姓进行宣传,皇阿玛您听听?”
“你说说,皇阿玛听听,看紧要不。” 康熙皇帝也是为难啊,小太子折腾的这些新东西都好,可是那样儿都要人手啊。
现在整个内务府各个处,都被刺激加逼迫的天天研究什么新品。工部的所有官员也都是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昨儿早朝上,工部尚书那个汉人老头还和他哭诉,说他老胳膊老腿的好久没休息了,实在是忙不过来也要扛不住了,硬要拉着目前最清闲的礼部官员去帮忙。
可是礼部也不轻松啊,不说这一个春节的各项典礼,就说接待外宾这一项,就已经是够忙碌的。因为恭亲王带着商队出去逛了这么一圈儿,引得那些国家趁着春节都派了使臣过来。
就康熙皇帝自己,他想抽个时间,接见一下这些使臣,安排一场欢迎宴会或者典礼,都找不到空闲的时候。
“皇阿玛,就是在京城和各个省地区,建设官学,分为女子学院和男子学院,男学再按照年龄可以分为童学和军校,工校,商校。 当然可以先在京城开始做建学试验。”
“胤礽,你再说一遍,皇阿玛好像没听清。” 康熙皇帝怀疑自己幻听了,女子学院是什么?他不理解,这女子和学院,会有什么关系?
“皇阿玛,女子学院和男子学院。”
“女学就是三姐姐和五姐姐,阿茹娜格格,或者李光地家的女儿们,马英大人家的小孙女儿,满汉蒙等各个民族家的小姑娘,一起在学院进学,系统的学习满汉蒙等各民族文化,还有《天工开物》《几何原本》这些天文地理,人文造物等知识。”
“当然,皇阿玛可以根据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先在京城建设两座女子学校。”
“男学就是男孩子们的学堂,但不是家族制,它和国子监一样,广收天下男童,满汉蒙回等等,尤其是我们满人家的孩子们。”
“皇阿玛,八旗子弟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就严加管束,再过几年就要都被养废了,必须狠狠的对他们进行文,武两方面各种知识的培训和教导。”
“至于军校,工校和商校,则是根据现在的国子监培养官吏的模式来的。在童学的功课完成后,根据学童们的平时表现和个人意愿,分到国子监,军校,工校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