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这也是在平时的每餐膳食中, 胤礽大多喜欢吃一些大荤大肉的饭菜的原因。现在用这些没有油水的孝期素食,怎么吃都不觉得饱腹,当然更是显得他饭量大。

等到太子也吃好住了筷子, 又喝光了王太医开的食疗大补汤,父子二人才一起慢慢的逛着,走向两位皇后的灵堂。

此时的康熙皇帝才问出来他今天一直在惦记的事儿,“今儿你郭洛玛麽抱着你大哭了?”

“恩,哭了一会儿。”能哭出来比憋在心里要好。

康熙皇帝有点叹气:“当年,承恩公老福晋最疼爱的就是你皇母,你那嫡亲的舅舅都比不上。朕和太皇太后也明白,这些年尽管老福晋心里惦记着你,也没怎么进宫,是心里对皇家还存着疙瘩。”

“皇阿玛宽宏仁慈。” 这个时代,讲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子对皇家“有疙瘩”,乃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儿。端看皇家人心里怎么想的,心胸是不是大的能够容得下。

“你乌库玛麽说承恩公老福晋心里有疙瘩乃是人之常情。”康熙皇帝感慨道。

“这世间,估计也就是做母亲的,才会把儿女都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重,更何况是这些所谓的规矩礼法,荣华富贵?”

“其实在朕的心里,有个人能怨朕也好,朕这心里头的愧疚也能少一点儿。”

小太子沉默,对于娘家人而言,当然是自己家的女儿活着更重要。可是对于皇家,或者这大清的任何一个婆家而言,当然是子嗣传承更为重要。“皇阿玛,儿臣觉得郭洛玛麽心里的疙瘩,并不是皇母难产的时候,您所做的决定。”

“哦,怎么说?”康熙皇帝有点惊讶。

“儿臣对人的情绪有点儿敏感。今儿个郭洛玛麽抱着儿臣痛哭的时候,儿臣觉得郭洛玛麽对儿臣的疼爱关切,就和郭罗玛法的一样。对儿臣的身份没有一点儿介怀。”如果郭洛玛麽怨恨皇阿玛当初没有选择保住皇母的话,估计也会牵怒到他这个让仁孝皇后难产的“罪魁祸首”身上。

康熙皇帝愣住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你觉得你郭洛玛麽是什么原因?” 如果能把老岳母心里对皇家的疙瘩去了,估计仁孝在天上看着也会很欣慰些。

胤礽有点儿不知道怎么开口,皱着小眉头,“皇阿玛,儿臣随意说说,您保证不会生气。”

康熙皇帝对于太子为难的样子嗤之以鼻,“你还会知道皇阿玛会生气?今儿你只管大胆的说。不管你说什么,看在你皇母的面子上,皇阿玛都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