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冬消息灵通:“县里正在讨论,暂时还没定,也有可能安置到县城,你没发现,县城也在往外扩大了。”
“是,我听乔哥说,乔家村已经列入拆迁范围,正式冻结了。”
这会路上车少,吕坤多说几句:“我家在大学城和县城都买了房子,我就觉得村里住起来舒服,那鸽子笼一样的楼房,咋看咋别扭。”
吕冬跟他说话很放松:“你尽说些废话,咱村是啥房子,放在泉南,那叫独栋别墅,你住惯了别墅,搬到层高、面积都小那么多的楼房里,能习惯?”
吕坤不好意思笑:“冬哥,咱这边啥都好,就是没个中学,我大堂姐的孩子要上初中了,得跑县城。”
“这个暂时没啥好办法。”
正好从省实验中心门口路口,吕冬透过车窗看向学校大门:“咱村人太少了,算上南边安置区里到时搬过来的刘湾和张湾的人,同样不多,想再弄个中学上面不会批的,除非引进个私人学校。”
吕坤问道:“争取争取不行?”
吕冬想了一下:“改天我问问教育局,要是行的话,还能搞个小班教学,对咱村下一代更有利。”
放眼整个青照,除非山旮旯或者小村仍在坚持办学的小学,哪个班里不是四五十个学生?
从初中开始,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是常态,六十多个学生叫稀松平常。
或许,可以在吕家村试行下小班制?
吕冬倒不着急,如果上次马叔说的事能成行,其实这些问题,都不算问题。
估计报告打上去县里就会批。
来到东外环这,从东郊车站旁边走,右手边一栋大厦顶部在改造,吕冬下意识转头往外看了一眼,在右前方看到个熟悉的人,正站在公交站台上等车。
“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