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离心离德,已如一盘散沙,再也难成气候。
但是这兄弟两个对里正这位子没一丝儿的兴趣,易峋自从听了陈长青的言语,虽说颇为不服,却也动了心思。
考科举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如能考上朝廷的武举,也不失为一条入仕的路子。
权钱二字,到底是权在前头。
易嶟是为他兄长马首是瞻的,易峋既然有这个意思,他便也都听他哥的。
易峋虽说不肯当这个里正,却推了个人出来,便是村里的黄大夫。
这位黄大夫虽说是外乡人,但也在下河村住了二十多年,医术精湛,为人公道,老成质朴,在村中的口碑也极好。
村人虽说有些失望,但见是他,倒也觉得合适。
黄大夫原本极力推拒,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又没有什么本家势力,恐不服众,管不了人。但易峋却叫他不要担心,无论出了什么事,总有他们在。下河村总得有个里正,若是再让赵桐生那样的人得了手,大伙就又要遭罪了。
黄大夫见有易家在后头撑着,易峋说的又在情在理,便答应了下来。
从此,下河村的里正,便成了黄大夫。
第105章
这天临近晌午,铺子里生意正好,坐满了吃饭的客人。
董家三兄妹和那个新雇佣的寡妇钱氏,都正忙着招呼客人,就听见村口一阵车马喧嚣声。
店铺临近村口,而下河村这条道路又通着官道,每日都有无数行人往来,大伙对这动静早已熟了,并没往心里去。
正忙碌着,几个村人忽然跑进店中,大声嚷道:“春娇姑娘,京里来人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