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有其他更加不好的东西存在?
海狮城第三高中的老师水平并不高,通识课又是属于那种连课本都没有,全靠老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学科,所以老师也并不能回答耿江岳的问题。
事实上,和耿江岳一样,绝大多数人的城里人,这辈子几乎都没有出过城。
大家对城外世界的了解,差不多全都是从“直播”中得来的。
另外像耿江岳这种每隔十来天就要在城内奔跑一圈的人,已经属于外出频次很勤快的存在,根据海狮城市政厅的统计,事实上有五成左右的人,从出生到死亡——如果他们不用那么麻烦搬家的话,甚至一辈子都不会走出其所居住的超级大厦半步。
而耿江岳事实上纯粹也就是运气不好,他高中毕业那天,市政厅本该给他分配一间空屋子,但他家那幢超级大楼刚好没空房了,这才只能搬到南边。
要不然的话,他至少还能跟老妈在同一幢超级大楼里当邻居。
或许也就会跟那50一生都没出过大厦的一样,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和高中,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外面的马路长什么样子。更不会知道原来晚上8点过后,海狮城马路上的玄符,也同样会发出橘黄色的光——只不过相比在直播里看到的那些更大更宏伟的城市,海狮城马路上的玄符,无论强度还是密度,都比顶级城市弱了不少。
“所以市政厅果然还是吹牛逼了……”耿江岳一想到这儿,就忍不住批判道,“妈的就这样每个月还有脸收老子3的个人所得税,一群渣渣,服务品质根本不行嘛!”
一路小跑了20来分钟,跑过大半的路程,耿江岳终于有点跑不动了,改成了快步行走。晚上的那一大盘炒面和鸡胸肉,这时也已经消化得干净,肚子也有空空荡荡起来。
饥寒交迫的耿江岳想起家里头还有几包备用的压缩饼干,微微吞了口口水,心里又忍不住后悔,早知道确实应该早上出门才对。早上没那么冷,消耗要小得多,而且精神压力也能小很大。哪像现在,他想得越多饿得就越快,饿得越快就走得越慢,简直恶性循环!
“算了,抄近道吧!”耿江岳咬了咬牙,做了一个冒险决定。
海狮城的城市规划很有条理,哪怕完全不认路,像耿江岳这样的高中学霸,也能通过楼号仔细地算出最短的通勤距离。之所以他走远路,关键其实是因为北城贴有玄符的马路是有数的,很多在最短路线之内的小巷子,市政厅并没有能力完全照顾到。
玄符,一张就很贵,更不用说是贴在马路上,得定期更换。
据小时候老爸跟他说的,市政厅的财政,平日里用来维护城内上百座超级大厦都已经捉襟见肘,晚上10点之后甚至要限制带宽流量,所以楼与楼之间的没人走的小弄堂,还能安装一些安慰性质的路灯和监控就算不错了……
冻得有点哆嗦的耿江岳,抬头看了眼逐渐由白转蓝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