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

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更让唐英感到哭笑不得的是,这件浑身上下堆满了各种釉彩的洗口瓶,它的名字居然叫作“各种釉彩大瓶”!

e,这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名字。

“简直是胡闹啊!”

唐英十六岁时,进入内务府养心殿工作,一直在康熙身边伺候,见多了景市御窑厂呈贡上来的各种瓷器。

四十七岁时,他又只身前往景市御窑厂督陶,亲自为雍正皇帝烧造了八年瓷器,除了雍正粉彩外,还继承了康熙斗彩工艺,使得康熙斗彩更具清俊华丽之美。

在这两任皇帝的身边,唐英早已经习惯了瓷器的庄重、素雅之美,而这也极为符合他身为一个文人的审美观。

可这“各种釉彩大瓶”是什么鬼?

色彩斑斓,花里胡哨,完全欣赏不了啊!

难道是贫穷限制了我的审美?

欣赏不了无所谓,既然皇上喜欢,那就给烧制出来给他呈贡上去就得了。

可问题来了。

一十七种高温、低温釉、彩,集于一身,青花与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均属高温釉、彩,而粉彩、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又属于低温釉彩,烧制的温度相差极大。

更复杂的是,这只“各种釉彩大瓶”,不仅有多种釉上彩、釉下彩,还有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

别说烧制了,哪怕只是想一想,都会觉得脑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