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之后,他才放下竹筒,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一会儿看看赵贾,一会儿看看郎永平。
郎永平没有理会他,将吹了釉的瓷器拿起来仔细看了几遍,这才点了点头,对赵贾说道:“先不管那么多了,就按照这种上釉方法,先烧一炉出来再说。”
“那就这样吧。”
赵贾沉吟片刻,对胯子说道,“尽快教会所有上釉工如何吹釉。”
说完,他将双手往身后一背,大步走出了上釉工坊。
赵贾接任督陶官并不久,对制陶工艺也只是略懂一二,他没办法指导窑工如何制陶,但他懂得放权,让深谙此道的督陶催总郎永平来负责这些事,也许比他自己来管还更有效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郎永平便开始全力组织窑工烧造这种吹釉陶瓷,首先是烧造了一批白瓷钵。
一说起景市,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青花瓷。但实际上,景市白瓷也是十分有名。
元代时,燕赵定窑的精细白瓷几乎已经停止了生产,偶尔有极少量的相对精细产品仍在制作。此时,北方地区精细白瓷的主要产地已经转移到了晋省,如霍州窑、介休窑等。
进入明清时,白瓷生产已经结束了百花齐花的局面,主要产地就在西江省景市及其周边地区。
当时景市地区的白瓷烧造技术再攀巅峰,明代的永乐甜白已经成了绝世名品。
因此,烧造一批白瓷钵,对于郎永平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
白瓷钵烧造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在白瓷钵的器表上再上蓝釉浆,但这个过程就要复杂得多了。
吹釉看起来并不复杂,一节蒙上了细纱的竹筒,蘸取蓝釉浆之后,再对着白瓷钵吹气,将粘附在细纱上的蓝釉浆吹到白瓷钵器表上就可以了。
但要将吹釉技巧完全掌握,使得吹出来的蓝釉浆能够均匀地附在白瓷钵的器表之上,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郎永平的督促之下,上釉工们不得不先在一批次品瓷器上锻炼了几天吹釉技巧,然后便匆匆将精品白瓷钵也上了蓝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