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看着忽然变了脸色的贾昌道,被吓了一大跳,他干笑了一声,举手指了指门外,小心翼翼地说道:“贾部长,那我……先走了?”
“走吧走吧,看到你就心烦。”贾昌道朝他摆了摆手,一脸嫌弃。
向南自然不会在意,笑了笑,拎起背包,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出了办公楼,向南信步来到古书画修复室里,看到钱昊良正和几个修复室围在长案旁,正在讨论着什么。
看到向南来了,钱昊良直起腰来,对向南招了招手,笑着说道:“你来得正好,快过来一起看看,这幅古画到底是哪个作家的?”
其他几个修复师也都转头看向向南,笑着招呼道:“向老师来了。”
向南笑着和他们一个个打了招呼,走到长案旁,笑着问钱昊良:“什么画你还能判断不出作家来?”
“这画又没有款识,看技法有点像五代宋初的绘画大师李成的‘卷云皴’,看画风,又有点写实山水的意味。”
钱昊良回头打量着长案上的这幅山水画,摇了摇头,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李成对北宋山水画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被誉为‘古今第一’,学他画法的画家太多了,根本就没法猜。”
“你们都猜不到,那我就更猜不着了。”
向南看了看长案上的那幅画,这是一幅典型的设色山水画,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也就是钱昊良之前说的“卷云皴”,树林则是如同蟹爪状的“蟹爪法”。
这“一皴一法”,实际上都是李成所创。
这幅画,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山间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光从一幅画的技法和特点上来判断这幅画的作家,实在是有些为难了,毕竟华夏数千年来,有无数的画家,而且山水画又是一大题材,就更难猜了。
当然,这是对别人而言,对于向南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他只要用右眼的“回溯时光之眼”看一眼就知道了。
不过,向南没有想要出风头的意思,干脆说自己也猜不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