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菌落会形成色素,对古代书画产生污染,不同霉菌产生的色素颜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般而言,如果古书画上的霉菌,可以用肉眼看清,而且存在大面积泛黄或者表面有绿色菌落,甚至古书画表面出现破裂情况和刺鼻味道,则属于多年前产生的霉菌;如果只是具有小范围或者轻微的异味,则是新产生的霉菌,此时应及时进行修复。
事实上,大部分的古书画霉斑是可以清除的,但也有一些霉斑是清除不干净的。
比如说,红色霉斑。
红色霉斑是公认的古书画修复中的技术难题之一,被称之为古书画“绝症”。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氧化剂不敏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据水性。以至于,大多数修复师在面对红色霉斑时,都是一筹莫展。
对于“臭名昭著”的红色霉斑,向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清除掉,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一下。
他先将画芯翻了个面,将正面朝上,然后仔细观察了一下。
果然,在画芯右边中段,有一小片一点一点的红色霉斑,就好像一个姑娘脸上长了红色湿疹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
向南放弃了用酒精擦洗等常规手段,这一类常规手段肯定没有效果,否则的话,红色霉斑也不会成为古书画“绝症”了。
想了想,他从一旁的柜子里取来了高锰酸钾溶液。
在处理古书画霉菌时,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乙二酸等一类药剂。高锰酸钾具有非常强的氧化分解功能,能够氧化分解一些比较顽固的古书画霉菌菌斑和污迹。
虽然向南知道红色霉菌对于氧化剂不敏感,但并不代表氧化剂没有效果,只是效果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因此,他先用棉签蘸取高锰酸钾溶液,一点一点涂抹在红色霉斑上面。在这个过程中,向南操作得异常谨慎,避免将高锰酸钾溶液涂抹到霉斑之外,以防烧坏了画芯。
将所有的霉斑都涂抹了一遍之后,向南等待了片刻,然后又取来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将之涂抹在红色霉斑之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这才用清水将画芯上的药剂冲刷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