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对照其当时的人生经历,立刻就变得很催泪很感人。

文中还着重提及杨氏的出生,乃是官宦人家子女,从小锦衣玉食,但嫁给杜甫之后,却不得不亲自操持家务,动手浣衣糇,因家道中落以及世道艰难,小儿子被饿死,其中艰辛凄苦,令人伤怀。

当时情景,杜甫在诗中写得悲恸莫名,其中一句描写妻子的:“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那一年,杜甫才四十四岁,小他十岁的妻子才三十四岁,但因长期操持家务,风霜挂满头,已经成了“老妻”。

除此之外,杜甫在其他诗中还称妻子为“瘦妻”,在诗中描写“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可知生活艰辛。

但就算这样凄苦清贫的生活,杨氏对他仍然不离不弃。

在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中,杨氏始终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曾经的官宦大小姐,为了家庭,变得质朴而勤劳,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始终坚守如一。

终于有一天,杜甫老了,折腾不动了,浣花溪旁一首《江村》道尽天伦之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之后几年,因靠山去世,杜甫再次漂泊,五十九岁在江船上逝世。

其妻在不久之后也紧跟着去世,那一年,她四十九岁。

三十年相濡以沫,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

这是何等令人感怀的爱情故事?

对比今日,隔壁夫妻因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可知爱情相守的关键,不在家贫家富,而在人心。

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

最后,唐明耀用一句话对全文做总结:

人,最难的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