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天成有系统。
先依靠格洛纳斯定位系统,让壮汉乘船抵达施工区域,再打开市集绘图,覆盖已探索的系统地图。
然后按照施工方案,拿电话联系壮汉进行微调各自位置,直至对准放大无数倍的施工图标注点……
今后,现实中壮汉所在的位置,便是一个又一个的深海桩。
这种方式比卫星定位还要准确,误差不超过代表壮汉的红点直径,约01。
姑且称为天成独有的‘扯线’方式。
如今一周过去,弧形分布在仁川海域的二十一座施工区域,已经多了六座浮岛。
也就是依靠六艘系统a型船搭建,用于建造各类系统建筑的海上平台。
整体分为员工食宿区和建材囤放区,每一个浮辐射三个施工区域,而多出来的三个则是在陆地,无需浮岛。
1月13号。
上午八点,海雾朦胧。
一号浮岛。
葛小天身穿救生衣,佩戴搜救仪,腰里揣着营养液,肩扛类似斯坦尼康相机套件的设备,迎着呼啸寒风,走向施工现场。
浮岛边缘,近千名天成员工正在忙碌。
而按照合同要求,从仁川本地接收的两千名外雇人员,正在浮岛建材囤放区认真学习‘握钢筋’和‘倒水泥’。
这可是天成独有的先进技术。